<<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93期


 

 

 


 
活動報導

                   回到最上層

 

 
  • 2020.03.12【108-2 研究生講座】 林玉茹教授:政治、族群與十八世紀臺灣海商團體的出現

    紀要:王學倫(本系碩士班學生)

      林玉茹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商業史、社會經濟史、清代臺灣史、區域研究、臺灣海洋史。本次演講主題從政治、族群的角度切入,探討十八世紀海商團體「郊」在臺灣的出現,為林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

      林教授首先說明過去關於商人團體之研究概況。一般談到18至19世紀的中國商人團體,多側重於會館、公所與商幫的研究,鮮少論及臺灣的商人團體「郊」。而即便有關於臺灣「郊」的研究,則以清代臺灣的「郊」為討論焦點,幾乎沒有討論到臺灣外郊的存在與其相互依存的關係。在清代臺灣府城,出現所謂「三郊」,係當時臺灣最具勢力的商人團體,林教授也特別提醒,其與臺灣島外的關連值得注意。透過研究概況的掌握與實地的田野調查,林教授提出一個疑問,究竟「郊」這種組織是先在臺灣、閩南地區或東南亞出現?其是否隨著閩南海商集團在各地的活動而擴張?在接下來的演講,林教授以「郊」的形成為討論要點,以族群、政治的角度證明「郊」為何最早在臺灣出現。

      演講的第二部分,林教授討論到「郊」的形成背景,與鄭氏、清朝移轉政權之初到雍正年間,以施琅為首的文武官員大量圈佔臺灣土地,形成所謂「官莊」有關。同時,透過這樣的文武官員集團,牢牢掌握對日貿易的商品交易,致使民間貿易的發展困難。有趣的是,過去我們受制於教科書的敘述,認為清領前期臺灣對外出口的商品是稻米為最大宗,然透過林教授的解說,其實不然,應以糖為最大宗。隨著康熙末年對日貿易的萎縮,華中成為另一個重要的市場及轉運站,上海、寧波甚至是蘇州,則成為最大銷售中心。以施琅為首的文武官員集團掌控對日貿易,直至清中葉才有另一大變化。

      乾隆中葉,「郊」的商業組織型態開始在臺灣出現,且最早出現的是「北郊」。乾隆開始,因統治已有相當程度的穩定,對於武官並不如前朝一樣多有所顧忌,首先便開始整治施琅所創建的船隻陋習,再來,便是將「官莊」納入公帑,惟不包含武官的私人莊園。而與「郊」的正式出現最為相關的是雍正末年至乾隆年間臺灣的大量積極開墾,水利設施的興建、人口的增加,都在在提升對外貿易的規模,以臺灣府城為中心,建立兩條貿易路線,一為往華中、東北的糖船貿易;一為往廈門的橫洋船貿易。在這樣的背景下,臺灣成立最早的「郊」——即北郊蘇萬利,同時其亦被賦予修築地方廟宇、公共設施等任務,起因在於武官官員的莊園充公,這些公共設施的費用須由民間負擔,再者,清朝對華中貿易的清查,也使這些商人的行跡顯現,而必須負擔公共建設的費用與捐輸等行為。此外,這些商人正式以「郊」的名義進行活動,直至1763年臺灣知府蔣允焄來臺,興建公共設施,為配合知府,往來華中貿易的商人組成北郊協助修築廟宇,「郊」才正式出現。可見,「郊」的出現與盪方官員政策息息相關,與民間自組的會館及公所有所差異。

       綜合上述,林教授做出結論,認為「郊」最先係以航運貿易團體出現,而以寺廟做為議事場所,可見宗教祭祀是做為這類商業組織結合的重要因素,此外,以臺灣府城為中心,隨著貿易種類的複雜,出現同一貿易地點的外郊與同一貿易商品商人組成的內郊,而這些郊的形成跟政府政策有所相關,彼此間的網絡也因為宗教等因素緊密相連。演講的最後,林教授也不忘提醒在做的聽講者,史料閱讀分析及田野調查的重要性,並勉勵莘莘學子尋找歷史研究中「特別的記憶」。

 

 

 

 


 

回電子報第94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94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葉高樹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洪翎容、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49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