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78期


第80期>> 

 

 


 
活動報導

                   回到最上層

 

 
  • 107.12.06【107-1研究生講座(七)】檔案與歷史研究

    紀要:鍾安(本系碩士生

      張珣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類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及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研究專長為文化人類學、醫療人類學、宗教人類學,關注焦點在臺灣漢人的多元醫療行為和民間宗教行為。本次演講主題是宗教神聖物與物質文化研究,張珣教授從物質文化的角度輔以人類學理論,探討「香」的物質性和象徵性在漢人社會中是如何運用與展現。

      演講一開始,張教授從自身的研究脈絡講起。原先是關注宗教組織、宗教儀式等面向,近年來跟著國外學術理論的潮流,轉而探討物質文化與民間信仰的關係。接著,張教授簡單講解了宗教的研究脈絡與對象。現今宗教研究的取徑是來自於西方,尤其是基督教。而人類學的出現與其職志,可以說是對西方基督新教的反省。人類學透過研究非西方基督文化,來省察西方基督教神學思想。換句話說,宗教研究是人類學研究的重點。

      宗教研究早期的思維是比較注重於對基督教義、經典的詮釋,也就是「心智」(mind)的關心;而到了20世紀,研究的重心就放在宗教的儀式、經驗與展演,轉向對於「身體」(body)的探討;近來,人類學則不再只偏重唯心的研究,於是「心智」與「身體」的討論開始有了平衡發展。

      至於本次演講的主題,物質文化的研究,張教授運用Daniel Miller的理論,來討論臺灣民間信仰文化。Daniel Miller的理論指出,物的雙面性即是物質性與象徵性,一旦人賦予物象徵性,物即發揮雙重影響人的特性,人可能失去主體性,而成為物的奴隸;實則,物是人所創,因而成就人與物的互動。而在臺灣民間信仰文化中,香則是具有代表性的物質,在物質性與象徵性之外,香也有其自性,反過來影響人,因而造就了宗教文化的某些現象。

      關於香的物質研究,張教授首先從宗教用香引起的人體反應談起,從香引起人的嗅覺反應,追溯到使用香的起源、作用、起源與影響。現在我們所認為的宗教用香,實際上並非中國本土所有,香的使用觀念也是自東漢以後透過佛教的傳入,才逐漸普及到民間。中國香的字義,原來是指黍稷之香,因此具有實用的涵義,與佛教用香是注重其清淨功能與修行象徵不同。佛教用香觀念與中國的祖先祭祀結合後,民間文化轉譯了香的文化意涵,具有今日供時與神明食物的意思。

      另外,張教授亦提到宗教儀式中香與火的關係,從過去田野中對臺灣媽祖信仰的觀察,香火是臺灣民間信仰的核心支柱,香與火被象徵性地當作神明的靈力,因此分香、進香等行為也被認為是神明與神明之間擬親屬關係的建立,不同社區之間的關係與聯盟也由此鞏固。最後,張教授為本次演講做結,重申物質的象徵性與物質性,人無法遺世獨存,也需要物來完成生活。因此香作為物質,與人互相影響,並造就了今日臺灣民間信仰的文化。

 

 

 

 


 

回電子報第79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79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惠芬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徐愷謙、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