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78期


第80期>> 

 

 


 
活動報導

                   回到最上層

 

 
  • 107.11.22【107-1研究生講座(六)】絕經的歷史研究:從「更年期」談起

    紀要:唐甄(本系碩士生

      李貞德教授,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專長主要為婦女史,而又以女性的視角為核心旁及醫療史、法律史等相關議題。早期以中國中古史研究為主,近年研究時代逐漸下移,開啟了中古與近代、傳統與現代的醫療與知識等問題的對話。本次演講以女性的「絕經」為主題,是李教授整理散落在過去研究中的相關史料,提出對女性「更年期」研究的一些思考。

      李老師的研究動機來自於一次的研討會,她提出了中國醫籍中有關「停經」(Menopause)的討論,卻有學者質疑「停經」與「更年期」(climacteric)兩個詞語的定義問題。由於這次的研討會經驗,李老師決定從「更年期」切入。針對這個議題,李老師提出了幾個問題:「更年期」的概念要如何界定?中國傳統對「更年期」有無貫時性的研究?放回歷史的脈絡,傳統中國醫生對於絕經有什麼樣的看法?不論是近代的西方或是東方社會,將女性的情緒狀態與更年期進行連結,這個想法又是如何形成?

      李老師首先自「更年期」一詞的詞源、對譯與混用問題切入。明治時期的日本將歐洲看待女性停經的概念引入國內之時,日本醫師創造了「更年期」一詞指稱這一現象,並且又賦予社會觀念的連結。民國時期的中國自日本引入了這一看待女性生理與社會的概念,使用的卻是自中國醫籍脈絡創造的「絕經期」一詞。199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基於「更年期」一詞往往具有負面意涵,而提出不要使用這個詞彙的建議。然而不論是日本還是中國,更年期與停經的混用現象依舊是常態。李老師認為對「更年期」的觀念、體會與經歷並非可以標準的定義,很多人都在參與形塑這個詞的使用。

      對於更年期研究,歷史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但是公共衛生、女性主義、中西醫婦科學等面向的成果卻非常多。李老師試圖尋找更年期的「貫時性」研究,可以發現中國對更年期的貫時性研究非常少,西方有相關的研究成果,卻也不多。李老師介紹了Margaret Lock、Robert Wilson、Judith Houck、Betty Friedan等歐美學者的相關研究,這些研究討論了日本、北美與歐洲社會對「更年期」與女性身體、社會角色的看法,這些看法在時代脈絡下的轉變,以及這些看法如何形塑更年期的「醫療化」歷程。透過這些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脈絡之下,所形塑的不同身體感。此外女性的聲音也十分多元,研究過程中不能只注意到女性主義者的觀點。

      中國方面,目前發現最早提及絕經概念的醫籍是《黃帝內經》。中國醫療史關於更年期的「貫時性」研究,僅有英國醫學史教授Volker Scheid的研究。這個研究的背景是為了批判近代中國經過政府政策等改造、重整的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他認為自TCM出身的中醫學者對於「更年期障礙」研究中,屢屢有改造中國醫籍經典的說法。他爬梳歷代醫者的著作,認為傳統對於停經的看法並沒有一致性。而根據李老師自身的研究,認為自宋代以後的醫籍,對於更年期的論述,往往不斷祖述《黃帝內經》的「七七天癸竭」,這是經典的不斷再現。李老師比較了中西兩方,認為西方從十七世紀起認為絕經是病態,而中國醫療歷史上一直以來卻認為絕經是常態,兩者的整體脈絡不同、也有時間差的問題,直到TCM的發展之後停經也變成了障礙。

      最後,李教授提出幾點歷史研究的想法:她認為歷史是大型的資料庫,當發現了現代的一種論述,回到歷史時空,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其他可能性。過去的古人有不同的歷史脈絡、不同的社會觀念與個人不同的想法去看待同一件事情,這是進行歷史研究必須關注到的。尋找其他的思想資源,可以幫助我們在研究議題上有所突破、超越與批判,而不是被別人既定的論述壓得喘不過氣。

 

 

 

 


 

回電子報第79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79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惠芬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徐愷謙、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