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90期


第92期>> 

 

 


 
系友訪談

                  回到最上層

 

 
  • 系友朱鴻教授訪談訪談(下)

    訪談者:何幸真(臺大歷史系博士生)、林家維、吳彥儒(本系博士生)

    系友朱鴻教授訪談訪談(上)

    3.老師開設的「明清古蹟與文物」,是臺灣各大學歷史學系中少見的課程,請問您是如何從政治史領域轉向古蹟、宮廷史方面的研究?

      我的研究確實是從政治史出發,一開始是嘉靖朝大禮議,後來是明成祖。在研究明成祖時,注意到永樂朝有許多重大事件,如興建北京城、於天壽山建陵等。民國76年開放兩岸探親,我就在79年7月探親期間,一路從南京到北京走訪明清古蹟,該年8月因先前考取教育部博士後研究獎學金,前往法國一年。當時法國物價不貴,我時常自己到處跑或參加留學生舉辦或旅行社的活動,參觀特色建築文物,尤其首都巴黎幾乎處處是古蹟,如凡爾賽宮、羅浮宮等等,我記得當我走進凡爾賽宮鏡廳時,還曾驚訝它與我大學修西洋史時所想像的鏡廳截然不同。這些經驗都加深了我對古蹟的興趣,但也僅止於興趣,並沒有深入研究。同時我也一直秉持一項原則:只把文物當史料,而不是去收藏有價之物。


    1990年,攝於法國凡爾賽宮前

      民國83年王家儉老師退休後,我申請開設明清史課程。當時有個機緣,是臺北市鴻禧美術館與景德鎮考古研究所合作,舉辦了明初瓷器展覽,將兩岸典藏的明清官窯文物展出。同時間,國立故宮博物院也設有瓷器展,讓對瓷器有興趣的學者可以近距離觀察。這些瓷器多是屬於明代皇家的瓷器,瓷器上從永樂朝開始就有年號款,得以判定瓷器燒製的時代。當時鴻禧美術館希望除了專於文物的研究者,也能有研究明代帝王的歷史學者參與。館方後來輾轉透過文化大學吳智和教授(註十)牽線聯繫上我,提供我一些資料,希望我進行有關成祖與瓷器的研究,之後可以發表在該館的刊物《鴻禧文物》上。但我過去完全沒有接觸瓷器研究,故還是只寫了以明成祖為中心的論文。 (註十一)

      而後,鴻禧美術館又舉辦了明代宣德朝瓷器展,並同時舉辦學術研討會。當時景德鎮考古研究所的劉新園所長,也參與了此次會議。會議之前,劉所長曾對我提到,若他將一件永樂瓷器放在我面前,我絕對無法辨認出來。雖然有點受傷,但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後來我也帶著修習我明清史課程的學生來參觀展覽,他們不僅表現出高度興趣,還希望我能開設相關課程。一開始我並沒有信心,覺得自己對古蹟文物有興趣,跟開設課程完全是兩碼子事,但深入思考後,覺得教學相長也是提升自我的一條路,故決定嘗試,開設了「明清古蹟與文物」這門課。


    2014年,攝於北京太廟大殿

      此課程是一年(兩學期)的課程,第一屆的學生十分認真,甚至為了寫報告去買印表機(當時售價不菲),完成報告後再賣掉。其中有一位社教系歷史輔的學生,在第二學期寫作個人報告時,想以鼻煙壺為題,就跑到南昌街的文物店,跟收藏家交流,也拍許多照片,最後完成非常好的報告。該位學生畢業後還將報告索回,欲留作紀念,至今我們每年仍固定聚會一次。早期的學生們都很努力學習,這也讓我更有動力準備課程。為準備這門課,我到處購買相關圖冊書籍,學習拍幻燈片、做PPT簡報檔。由於對文物的專業知識有限,也沒有這類型課程的教學經驗,所以我就當自己是學生,到臺北故宮等各處去聽專家學者的演講、課程,從中學習怎麼教學。此外,過去我因為研究成祖,對北京很感興趣,故旁聽了系上莊申慶老師的「中國歷代都城發展」課程,也曾去臺大聽徐泓老師的「城市史:從傳統中國到近代中國」課程,他們的教學都給我很大的啟發,雖然修課之時完全沒想過,自己後來也會開設與古蹟相關的課程。總之,開設這門課對我來說確實是一段「教學相長」的經驗,即使常常熬夜編輯教材,仍樂在其中。這門課也擴大了我的視野,而不再只侷限於過去較感興趣的瓷器、都城和陵寢,我也會盡可能在課堂上,將我歷年考察所得的資料與成果,分享給同學們。


    2014年,攝於北京故宮軍機處前

      在陵寢研究的基礎上,適逢北京故宮博物院鄭欣淼於2013年提倡故宮學的研究,多次前往參加明清宮廷史、明代宮廷史及故宮學的學術研討會,研究領域也順勢走進了明代宮廷史的領域。其實,政治史、古蹟文物、宮廷史不是各自獨立的研究區塊,而是彼此有緊密的關係。我的研究是結合三者,擴大研究材料,深入明代政治的核心,也是禁區的宮廷。

    4.老師曾在民國78年考取教育部博士後研究公費留學考試,翌年赴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及巴黎第七大學(Université Paris-Diderot, Paris VII)進修一年。請您分享赴外進修的生活狀況、學習環境、交流心得與獲得成果。

      首先,必也正名乎,要強調我在法國一年是遊學,不是留學。此前,我從沒到過法國。攻讀博士後,因舍弟留學德國,我們曾一同前往瑞士日內瓦旅遊,抵達後才發現當地是法語區,德語、英語無用武之地,深感自身語言能力不足,又喜歡旅遊。回國後,因三民主義研究所蕭行易老師有開設法語課,師大法語中心也提供教職員免費課程,就去修讀兩年。那時政府尚提供公務員夜間進修語言的機會,所以我也到大直國防語言學校(今國防大學語文中心)學習,當時授課教師是法國在臺協會秘書李青青老師,她的課程,特別是對法語應用文的教授,讓我獲益匪淺,為日後遊法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後來得知法國在臺協會的國家科學中心(今學術合作暨文化處)有提供留學獎學金,行前要密集在師大法語中心學習半年法語,地點就在今日樂智樓郵局的二樓。當時第一次上課是在第二週的週一,上午剛忙完大學聯考閱卷,下午的課是法語會話,完全鴨子聽雷,直到老師寫板書後才略微了解。

      在教育部博士後研究公費留學考試前,我因膽結石至臺北榮總醫院開刀,雖然縫了17針,不過手術還算順利。週六出院返家時,才收到教育部的考試通知信,考試日期恰巧就是那天。好在當天放了無風無雨的颱風假,考試因此延期,我才得以去考試。留學考試是由師大法語中心的法籍顧問進行口試,口試時我若有神助,在15到20分鐘的問答過程中,絕大多數的提問都能聽懂,也都能很好地應答,就這麼順利考到公費留學。當年法國的氣候不錯,又因公費補助而沒有太多經濟壓力,所以這段遊學生活對我來說除了學習之外,也算是得到休養病體的機會。

      臺灣當時沒有歷史系學生在巴黎做博士後研究的前例,我最初也不知道該如何入手。博士班畢業後,有一年為王家儉老師史學導論課程代課,備課期間認識了法國年鑑學派,這也成為我至法國留學期間期望深入瞭解的一個方向。在國防語言學校上課期間,李青青老師更強烈建議要以學生身分前往,才能獲得許多經費減免及調閱資料的優待,現在回想起來十分受用感謝。一切備妥後,我在民國79年7月31日搭機啟程,8月1日抵達法國。當時申請進入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因先收到巴黎第七大學的回信,所以先行前往。但其實八月份教授們都度假去了,故直到九月見到教授們,才實際展開求學。

      我在巴黎第七大學的指導教授是Michelle Perrot,專長是婦女史,她與她的老師Georges Duby合寫了五卷的西方婦女史,是其代表作。(註十二) 法國學習風氣很自由,巴黎第七大課程請很多專家學者演講,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撰寫《密特朗傳》的記者Franz-Olivier Giesbert,演講極為精彩。就學期間適逢許多國際大事件,例如1990年波斯灣戰爭爆發之後,法國街頭到處都有武裝警察戒備,巴黎第七大學及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都是國家菁英聚集所在地,有些學者甚至是總統的顧問,自然安保周全。不過整體而言各地治安都還不錯,我當時經常很晚才從十三區徒步返回居住的十四區。

      我在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的指導教授是魏丕信(Pierre-Étienne Will),(註十三)專長為中國明清以降的歷史。修課期間我也充分體會到與同學彼此貢獻所長、交流學習的樂趣。修魏教授的課,同學們也會請我提前到教室,和他們一起討論中文的方志史料。回國後,隨後1993年歐洲共同體成立後,法國物價開始升高,對比我遊法時期,留學生們的經濟負擔就大得多,這也是我相當幸運之處。民國81年8月接任理學院訓導組主任後,行政與教學工作耗去我許多時間,與法國的聯繫就逐漸斷了。當年我在高等社會科學院的同學,如谷嵐教授(Fabienne Jagou),專長為藏傳佛教及西藏研究,後來就職於法國遠東學院(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註十四)也曾在臺北中心擔任主任。於巴黎第七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華瀾教授(Alain Arrault),(註十五)曾任法國遠東學院北京中心主任,專長歷史人類學、中國宗教史,也多次來臺灣講學。


    遊法期間居住於巴黎國際大學城(Cité international universitaire de Paris)印度館(Maison de L’Inde),攝於該館前。

      我結束遊學後原本想再留在法國,但無公費獎助,且回國後要綁兩年服務,當時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成立不久,我也曾考慮到該系教書,加上父母身體微恙,想說日後應該還有機會再去,就打消了申請繼續留在法國的念頭。但後來就只有和我太太度蜜月時前往法國,之後便再也沒去過。多年後,魏老師來臺開會,就說我法語退步了,實在汗顏。又有一次,法國朋友來訪,我多數的法語都已忘記,朋友安慰我法語還沒忘光,但很明顯已無法與遊學期間相比,可見外語能力要維持,學習真是一刻不能放下。當年在法國中央山地旅遊時,曾有同行的同學看到躺在草地上的牛群嘆道:「做牛也要做法國牛!」現在想來,在法國的時光確實是我人生中極美好的一段回憶。因此,奉勸在學的年輕學子,在求學的各個階段若有機會出國交換、公費留學,無論是學校或是教育部提供的管道,都不要放棄申請機會,外出增廣見聞。


    2013年,攝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大境門

      回想這數十年來,我從民國58年進師大當學生,在師大的歲月也有五十年了。民國67年攻讀博士,也開始擔任助教,兩年後改聘講師,歷經副教授、教授,站在講臺上至今也四十年了。是時候好好休息,把講臺交給年輕人繼續努力吧。

    註釋:
    註十:吳智和教授(1947-2012),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畢業,歷任助教、講師,之後長年擔任該系專任教授,後於2012年退休。吳教授專攻明史、茶學、生活史、教育史,為國內學術刊物《明史研究專刊》創辦人。
    註十一:朱鴻,〈朱棣──身兼「祖」「宗」的皇帝〉,《鴻禧文物》,1(臺北,1996),頁145-161。
    註十二:Michelle Perrot and Georges Duby, eds., Histoire des femmes en Occident (Paris: Pion, 1991-1992). Michelle Perrot(1928-);Georges Duby(1919-1996).
    註十三:魏丕信(Pierre-Étienne Will, 1944-)1988年任高等社會科學院教學主任,1992年任法蘭西公學院(Le Collège de France)中國現代史教授。早年代表作為1980年出版的《十八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Bureaucracy and Famine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後有韓文與中文譯本。
    註十四:谷嵐教授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也是魏丕信教授。參見https://www.efeo.fr/chercheurs.php?code=418&l=FR&ch=22,擷取日期:2019.10.05。
    註十五:法國第七大學博士,法國遠東學院研究員,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兼任教授。參見http://cecmc.ehess.fr/index.php?2964,擷取日期:2019.10.05。

 

 

 

 


 

回電子報第91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91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葉高樹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徐愷謙、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