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90期


第92期>> 

 

 


 
活動報導

                   回到最上層

 

 
  • 2019.12.19【108-1 研究生講座(七)】 陳正國教授:「半開化」:一個觀念的前世今生

    紀要:吳旻蓓(本系碩士班學生)

      陳正國教授,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學博士,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近代英國思想史,特別是蘇格蘭啟蒙,並延伸探討歐洲啟蒙思想在東亞的繼受與再現。本次演講主題為歐洲與亞洲文明論的起始與影響。

      陳教授首先說明亞洲文明論的起始。1875年福澤諭吉《文明論之概述》中認為文明是相對的,歐美為文明國家,中國、日本為半開化國家,非洲、澳洲為野蠻國家。野蠻(barbaric)指無固定居所、漁獵、有文字無文學,文明則指工商業發達、尚實用,人人盡其才、求進步。1879年,中國郭嵩燾提及「色維來意思德(Civilization)」,但未如福澤諭吉的文明論受重視,到了1902年,梁啟超〈文野三界之別〉透過解讀、介紹福澤諭吉的文明論,方將「文明」這詞帶入中國,自始討論何謂文明國、半開明國、未開明國與野蠻國。而福澤諭吉的文明論,便成為亞洲文明論的起始與公論,影響中國維新運動、日本帝國興起、韓國開化黨運動。

      接著說明歐洲文明論的起始與影響。1836年彌爾〈什麼叫文明〉認為野蠻是人與人之間沒有合作,達到文明的第一層是合作。馬克思《共產黨宣言》以相對來解釋何謂文明與非文明,如城市宰制鄉村、西方宰制東方。但陳教授認為歐洲文明論的起始應來自18世紀50年代的亞當史密斯。亞當史密斯以政治經濟學與法學的概念,說明人類進入文明在於重視財產權,不同時代、社會階段對財產權的概念不一,至少有四個階段:漁獵、畜牧、農業、商業。漁獵並無財產權概念,是為Savage時代,畜牧有物的財產權,卻沒有土地的財產權,是為Barbaric時代。在有土地的財產權概念時,則進入農業、工商業,即為Civilization時代,需要政府與法律來維持正義、保護財產。而政府的概念來自兩部分,一為洛克的契約論,一為菲爾默的自然法。契約論影響霍布斯、盧梭,再到亞當史密斯,當人們需要財產權的公平正義時,便出現法律,而人們授與特定的一群人維持正義,也就是政府。自然法認為國王管理人民是自然而然的權力,即天授君權。

      當政府職能越大、法律越加複雜、財產權概念越加擴大時,彌爾便以文明階段論說明為什麼需要政府、道德價值為什麼會變化、社會制度為什麼需要變革,進而以女性地位高低、父權強弱、宗教迷信與否、法律開明與否等指標來討論文明的開化程度,甚至用這些指標來反推一個國家社會的文明程度。

       最後以穆勒(James Mill)的《The History of British India》(1817)作結,18世紀初思考文明的起源來自有無財產權概念,18世紀中葉以演化論、科學主義、唯物論等將文明階段化,加上法國大革命、新帝國主義、唯心論等影響,使得18世紀末以觀察社會來反推處於哪個文明階段、討論何謂文明。以上為歐亞文明論的起始,而如今我們對於何謂文明、什麼階段的文明最完美,仍持續討論中。

 

 

 

 


 

回電子報第91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91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葉高樹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徐愷謙、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