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89期


第91期>> 

 

 


 
活動報導

                   回到最上層

 

 
  • 108.11.07【108-1 研究生講座(四)】 鄭維中教授:荷治時期大員港的入港規範:駁船、旗號與盪纓

    紀要:賴庭光(本系碩士班學生)

      鄭維中教授,荷蘭萊頓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早期從事台灣水文調查的研究,進而對十六世紀荷蘭人探勘臺灣水道等相關問題產生興趣。研究領域為東亞海洋史、早期臺灣史、近代早期世界史。

      荷蘭以商業立國,自西班牙哈布布斯堡王朝取得獨立地位後,開始向外開拓商業航道與貿易。當時的東亞體系是以中國為核心的貿易體系,歐洲人屢次試圖打開貿易開口,葡萄牙人最先來到澳門,其次則是西班牙人,荷蘭人起步最晚。荷蘭人原先看中澎湖,澎湖具備天然良港的條件,但被明軍逐出,荷蘭人只好輾轉來到臺灣。

      臺灣本島缺乏良港(現多為人工港),臺灣海峽因受黑潮、洋流、季節性颱風影響,成為一條凶險的水道,荷蘭人為了確保商道暢通,對水道的情況進行了多次的調查,最終選擇以大員港作為據點。從留存的海圖來看,荷蘭人針對水道的深淺、每日、每月漲退潮時間、船隻吃水多深、礁石位置進行了精密的調查,由於大員港是一個潟湖地形,並非天然良港,船隻若對水道不熟悉,極有可能面臨擱淺。也因此荷蘭人在沙洲上插著竹竿旗幟來引導船隻,並規定對水道不熟悉的船隻不得擅入港口,須先發炮、升降旗幟來知會岸上的城堡,再由陸地派遣小船引導大船入港。船隻的安全入港水深約莫是五尋的深度(一尋是手張開的長度),避開沙洲後才能抵達下錨處,有時亦需要靠陸地山脈制高點、城堡當作座標引導外海船隻入港。

      荷蘭人透過精密的水道調查,確保了商道的安全與暢通,臺灣因洋流、凶險的海峽長期阻隔了對外的聯繫,荷蘭人突破了這道天然限制,在大員建立了灘頭堡,外界進而與臺灣展開接觸,臺灣才開始登上歷史的舞台。

 

 

 

 


 

回電子報第90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90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葉高樹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徐愷謙、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