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52期


第54期>> 

 

 


 
活動報導

回到最上層

 

 
  • 105.09.29【105-1 研究生講座(一)】生物交換與資源控制的基地:日治時期臺灣的農事試驗場初探:

    紀要:徐愷謙
     

      呂
    教授在Alfred W. Crosby的著作──《哥倫布大交換》以及David Arnold探討美洲拓墾與獨立演變等概念中受到啟發,從物質交換的全球概念,進而延伸到台灣在日治時期的農業也是透過物種交換與培育而得以發展之議題。
     

    一、生物交換與資源控制之背景:

      
      於《哥倫布大交換》中提及,歐洲的航海時代不僅是帝國擴張,也是資源的交換與控制。透過生物的交流,歐洲人將各地的物資如番薯與蜜進行轉換交流,改變了全球的糧食體系。
    David Arnold則以美洲為例,探討歐洲人至美洲時擴張的特色,而美洲西部的拓疆也產生了人類文明上的新變動。同時也提出對於文明國在拓墾的空地時,殖民母國將物資帶往殖民地這樣的行為看似單向、看似偉大,但殖民者到新環境時往往受到環境限制有不適應之現象,並非無所不能。

      而在國際化貿易與都市化的出現後,在依賴農業的人口增加的經濟體系下,農業經營不再是過去以小農為主,轉向了大量生產,並使用工業原料增加生產量,使得農業發展成商品化。而各國為了確保人力資源以維持國家戰力,紛紛研發生物學、化學、化學工業的學理與技術,也促使了近代農業的實驗場出現。
     

    二、日治時期臺灣的農事試驗場:


      所謂的農業實驗場即是將育種學改為遺傳學後,加上農藝化學、昆蟲學、植病學等科技的整合。將1819世紀農民的經驗帶入實驗室研究後,研究結果、知識向外傳遞,其中又以在1843農業土壤分析、成立農學院的德國最為興盛。1900年代起,孟德爾遺傳學的開端學說開始被引入日本,透過札幌農學院翻譯傳遞後,創始日本遺傳學會,如阿部文夫即是推廣者之一。探討從過去的純系育種演變成雜交育種,檢驗新開發的品種在離開溫世後是否也能生長,並進行農藝化學方面的土壤調查與肥料鑑定。同時,運用昆蟲學了解侵害作物的昆蟲,以病理學找出植物品種的病狀皆為其發展目標。而台灣地區的農事試驗場,則是於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時期,為了振興糖業,廣收海外良種至本島的原種田進行繁殖。此外,改善稻米的品質─也就是台灣蓬萊米的發展。
     

      由於台灣主要耕種的稻米為秈稻,這種傳統中國與東南亞使用的稻米品種並不符合日本市場所需,因此日本研究者將不同質地、澱粉的水稻品種送往台灣進行檢測。並將日本主要食用的粳稻,這種耐寒的溫帶水稻傳入台灣,使得台灣成為粳米耕作分布的最南端。而蓬萊米的實驗,北有藤根吉春於18691920年間以日本米品種的純系育種培育,然而結果卻不盡理想。南部屏東地區則是以長崎常篩選台灣米中能被日本市場接受的品種進行發展,但在1920年間,在來米的輸入市場趨向飽和。最後則以1926年藤根吉春於台北陽明山地區,採用台灣品種與日本品種雜交出新品種,開啟日後蓬萊米的發展。除了稻米之外,甘蔗的部份則是尋找適用機器攪拌的品種,如夏威夷的玫瑰竹蔗種。但也因此引入了鳴蟲這種危害甘蔗與稻作的外來蟲害,最後以爪哇品種替代。甘薯則是在1920年代由於發酵工業飛進而得以活用,並成為戰爭時期糧食的替代用品。
     

    三、結論與反思:
     

      從上述內容中,人們得以了解到在帝國主義的發展下,全球間的物種也開始頻繁往來與交換。並隨著人口增長所需,促使國家規劃研究團隊進行糧食資源研究,以達成富國強兵之目的,進而提升諸多農業、化學、醫學上的科技技術,使得人類開始介入生物的發展培育並達到富足之目標。然而凡事皆有利與弊,物種在外力控制的交換下雖然有諸多改良糧食問題的例子,但是外來蟲害等侵襲也是一項必須面對的課題。人類雖擁有促使大量生產的化肥與農藥,卻也造成了環境上一定的傷害,必須開始反思在運用這些新式技術的必要性為何?代價又為何?

 

 

 

 


 

回電子報第53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53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惠芬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徐愷謙、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