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81期


第83期>> 

 

 


 
活動報導

                   回到最上層

 

 
  • 108.03.21【107-2研究生講座(三)】宋代士人的知識分類與認同

    紀要:胡賀欽(本系碩士班學生)

      廖咸惠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歷史學博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廖教授專長為宋代社會文化史、宗教文化史、 士人文化,本次演講即是一次針對宋代士人的觀察。

      演講一開始,廖教授先跟我們聊到了為何選擇這個問題,我們該如何的思考它,以及其在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又於何處。首先,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題目,涉及的層面也相當的廣,故廖教授選擇從這些士人的生活進行觀察,在以一個個案的研究方式進行回應。毫無疑問的,儒學是此時士人主流的知識認同與文化,那這時我們要問的,是這些士人如何看待那些儒學之外,比如星象、數算、地理等等的知識?是不是因為他們的儒學素養,造成對這些知識的排他性?從此時的書籍出版,我們可以很驚訝地發現,儒學以外如醫學、佛學、風水等等不同類型的書籍大量出版,而考量到當時知識的普及性,顯然該類書籍主要的消費者就是這些士人們。進一步細究,我們甚至可以發現某些士人即是這些非儒學書籍的著者,而從他們的文集來看,其社交網路也離不開與那些非儒學的「專家」互動。

      了解這樣的情況後,我們就要進一步的問,這些士人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態、情境與這些知識接觸?是為了自己留一條退路?接觸的時間點是年少或成年之後?這些士人看待與這些專家的交流是「同類交友」還是「跨類交友」?為了釐清上面種種的問題,廖教授選擇用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個案—南宋忠臣文天祥(1236-1282)來觀察。文天祥有個著名的事蹟,他首度參加科舉考試就高中狀元,有「狀元宰相」這樣的稱號。想當然爾,他必然有著極高的儒學素養。而我們仔細觀察文天祥留下的史料,發現他的興趣相當廣泛,涉及醫學、山水、養生等不同方面,且與當時的相關人士來往。所以,文天祥就是一個兼具儒學與非儒學知識的士人。

      文天祥的情形,究竟屬於一種特例,還是當時的普遍情形,可以再從他的知識養成背景進行觀察。文天祥生命中有四個重要的儒學老師,他們分別是父親文儀、啟蒙老師胡鑑、鄉師曾鳳、書院師歐陽守道。在這樣一系列的教導之下,文天祥顯然具備了儒家的天命觀,曾有「嗚呼!豈非天哉?」、「嗚呼!豈非命哉?」這樣的言論。有趣的是,我們再觀察文天祥非儒學的知識養成,父親文儀收藏了天文、醫卜、地理等廣泛的書籍;鄉師曾鳳曾經與他討論兒子生辰八字、命數;歐陽守道則時常與術士交流、辯論。由此可見,文天祥的儒學、術數知識是同步養成的。更有趣的是,儒家認為「天」是命運的主宰,個人僅能透過修身以俟天命,卜算這些因私利干涉命運的作為是不被認可的。這樣的矛盾,文天祥則是持一種迴避的態度,他說:「矢口莫談福禍」、「未來不必更臆度,我自有我謂之天」。

      再從生活方面的實踐,我們可以更肯定儒、術在文天祥身上是交融的。儒學方面,在仕途不順的霸歸期間,服從儒家天命的安於隱逸;在生死交關的時刻,一方面在談判時無懼生死,一方面也希望死得其所,死在南宋的國土。術數方面,他會與著名風水師黃煥甫一起上山觀察風水;為《白顧山人秘傳書》這樣的卜算書作序,處理身後事的絕別書也在意墓葬的風水。總括來說,儒、術分別在文天祥不同的生活面向發生影響,儒學的教養並未完全的支配他的學術活動。而從他術數知識的養成,我們也可看到許多的南宋士人,已經將這樣的知識視為生活的一部分。

 

 

 

 


 

回電子報第82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82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惠芬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徐愷謙、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