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81期


第83期>> 

 

 


 
活動報導

                   回到最上層

 

 
  • 108.03.14【107-2研究生講座(二)】選題與視野的轉換:明、清時期「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相關問題

    紀要:歐陽子軒(本系碩士班學生)

      祝平一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專長為明清社會史,近世社會文化史。本次演講以明代發掘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為主軸,探討明清基督宗教與社會的關係,輔以祝教授本人的研究經驗。

      演講開始時,祝教授即行解釋演講題目。祝教授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研究經驗,讓在座的研究生能從上獲得啟發,學會研究選題的技巧以及做學問的方法。隨後祝老師對「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現況作簡單介紹,該碑現存於中國西安碑林博物館,碑文刻有漢文和敍利亞文。

      祝教授表示,「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研究最早見於十七世紀,自公元一六二三年(一說為公元一六二五年)該碑出土後,明清金石學者曾對碑文進行註疏,然而由於不懂外文,一直無法翻譯外文的部份。目前已知最早的研究書目是傳教士陽瑪諾 (Emmanuel Diaz Jr., 1574-1659)在公元一六二四年出版的《唐景教碑訟正詮》。十九世紀未楊榮鋕所著《景教碑文紀事考正》則試圖從近代科學以及正統神學觀念分析該碑,並對金石學者對該碑的研究進行批判。楊氏經考證後發現唐代傳入中國的景教並非羅馬正統天主教,而是天主教的異端尼氏宗(Nestorianism)。王先謙於公元一九零六年出版《重刊景教碑文紀事考正》,當時儒學正面臨著西方學術的挑戰以及科舉停辦的危機,王氏希望透過重新解釋碑文,反過來提倡儒學正道,認為「儒教」才是中國唯一的教。

      祝教授提到,目前研究者大多不重視明清時代金石學者對碑文的註疏和研究,原因在於近代和現代學者大多認為其內容錯誤甚多,大多不求甚解。故此,祝平一教授希望重新審視這些材料,利用這些材料審視明清期的宗教以及政教關係,而不只是將碑文作為研究唐代景教問題的史料。明朝時期天主教傳入中國,在中國已然有不少信眾。然而當時國家和社會對天主教十分排拆,將其視為外來宗教。直到「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出土後,明代天主教徒才發現原在早在唐代,景教早已傳入中國並在中國有所發展。這些天主教徒和傳教士(例如上述的陽瑪諾)透過解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認為碑內所記載的景教就是天主教。祝教授解釋,明代天主教徒和傳教士之所以認為唐代傳入中國的景教即是天主教,是由於景教碑重塑了中國天主教徒的歷史認知,讓教徒能在時間的座標中定錨,凝聚與重塑了信徒的自我認同,將自己標誌為自古已存信仰餘緒的當代重現,希望獲得政府的支持以及資助其活動。然而,楊榮鋕的研究推翻了景教即是天主教的結論。

      最後,祝教授提到異端和外道的問題。基督宗教內的許多支派,都被正統天主教視作異端。然而在傳統中國士人眼中,只會將所有基督宗教視作威脅儒學的外道,並不會區分何者才是異端。

 

 

 

 


 

回電子報第82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82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惠芬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徐愷謙、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