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66期


第68期>> 

 

 


 
系友訊息

                   回到最上層

 

 
  • 系友吳學明教授訪談

    訪談者:施泉楷(本系碩士生)

    簡介


      吳學明教授,1978年東吳大學歷史系畢業,隨即考取本系碩士班,師從李國祁教授,1984年以〈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1834-1885)〉一文獲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2001年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與三自運動:以南部教會為中心〉論文獲得博士學位。他曾先後任教私立明志工專(今明志科技大學)、國立臺南師範學院(今國立臺南大學),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教授。

    大學生涯與對歷史的興趣

      吳教授來自雲林的農村,布袋戲與歌仔戲中的歷史故事,讓年幼時的他覺得好玩有趣,大學聯考的因緣際會下進入了東吳大學,吳教授很驕傲地說他歷史只錯了一題選擇題,於是在就讀臺灣大學歷史系的表哥的影響與協助下,從中文系直接轉到了歷史系就讀。在東吳歷史系,吳教授遇到了兩位改變他一生的老師,分別是張元老師跟杜正勝老師,兩位老師均治學嚴謹、各有風格,要求學生相當嚴格。吳教授說張元老師對課業要求很嚴格,也會規範學生的儀容舉止;修杜老師的中國上古史課程,則令人有如沐春風之感,也讓吳教授體會到如何做學問。值得一提的是,吳教授謙稱他發表的第一篇習作,就是修杜老師開授中國上古史課程的作業。吳教授回憶大三時因師母尚未歸國,杜老師在中央社區租了一間公寓,尚空出兩個房間,於是在課堂上徵求室友,吳教授便與另外一位同學大膽地搬去與老師同住。老師的住處除了書本外,真的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沒有電視、客廳沒有沙發椅,只有一張兩尺半寬的小書桌和幾張圓板凳充當餐桌椅,也沒有洗澡用的瓦斯爐。晚餐一起煮飯用餐甚至帶便當,飯後的閒話家常,是增廣見聞的時刻,杜老師會分享他出國的所見所聞,以及對時事的分析與批判,激發吳教授思索自己是不是知識份子?如何盡知識份子社會人文關懷的責任,在杜老師的薰陶下,吳教授決定報考研究所。

    記憶所繫的師大歷史

      吳教授說當時歷史所設在分部的公館校區,與校本部的歷史系課程、師資都是分開的,因此與系上的老師較少互動,研究所的老師大多來自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老師說當時師大歷史所最強是中國近、現代史。從大學進入到研究所,最大的改變是來自課業的壓力,當年碩士班研究生一年招收八名,同期的同學有人選擇先去服兵役,因此同期只有五位同學在上課,所裡開的課又多,同學們大多選四門課,因此每一門課程選修的人數很少,課堂準備的壓力相當大。有些課程每週閱讀量相當多,像張朋園老師的現代化理論專題,有時候一個禮拜就有半本的原文書和其他單篇文章要閱讀。吳教授說他相當感念這些老師,像呂實強老師,雖然不是吳教授論文的指導老師,但參與吳教授的碩博士論文口試,呂老師非常認真的批閱他的論文,並提出修改意見,非常嚴格;同時呂老師對學生有新的見解,也不吝惜地給予讚美。

      吳教授說當時研究所同學間,除了課業的討論外,沒有什麼特別的活動,尤其他還要兼課貼補生活,與同學的互動較少。系上的蔡淵洯老師,當時與他同師門也從事臺灣史的研究,又同為雲林人,因此往來接觸較多,經常請教一些課業上的問題。蔡老師很愛護他,吳教授在新竹、苗栗的田野調查初體驗,就是在蔡老師的帶領下展開的。

      吳教授最感念的是他的師傅李國祁老師,吳教授回憶了他在學時的幾個例子來說明李國祁老師做學問的堅持、個性與原則,以及對自己的影響。吳教授說他的師傅一向被認為嚴格出名,這應與他受德國嚴謹的治學訓練有關,但對學生的關心照顧等等絕對是一點都沒有少。吳教授依然記得李師到德國講學時將論文寄給他批改,很快地李老師費盡心力批改的論文就寄回來了,吳教授受到很大的激勵,強調說:「以前我們老師怎樣看我的論文,我們就應該用同樣嚴謹的態度修改學生的論文。」

      令吳教授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博士論文口試時,他已經升了副教授,在國立大學任教,有薪水收入。他請示老師口試結束安排用餐的事宜,被老師一口拒絕,後來口試結束較晚,已過了用餐時間,吳教授向老師報告說這麼晚了,應該要請口試老師用個便餐吧!老師回答說他要請口試委員用餐,歡迎吳教授來作陪,堅持不讓學生付帳。老師認為這是師大歷史所的良好傳統。因此二、三十年下來,「我一直堅持這個原則,學生到我家裡來,絕對不准帶禮物;和學生用餐,絕對不讓學生請客,這是我的原則。這個原則怎麼來,因為我的老師是這樣教我,我就這樣對我的學生。」

    決定研究臺灣史

      吳教授說他一進師大,就決定要從事臺灣史研究,也清楚要找哪個老師指導。他一開始想要研究宜蘭的開發與社會文化的發展,後來沒有繼續研究這個主題,是因為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已經有一位來自宜蘭的學生要做,比吳教授高一個年級,所以決定調整研究方向。他之所以轉移到金廣福墾隘的研究,是吳教授從陳淑均《噶瑪蘭廳志》的〈噶瑪蘭廳海防關隘全圖〉中眾多關隘得到啟示,他發現北臺灣的沿山地帶滿佈防衛原住民的「隘防」組織,還有探討的空間。因此,決心將研究視野轉向全臺灣設「隘」最多的桃竹苗地區,並以當時「隘防組織」中最具規模的「金廣福大隘」為題。吳教授覺得這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題目,他發現「隘」對於桃竹苗地區拓墾的重要性,他評估當時可運用的史料,如果在田野調查現場能蒐集到新資料,就可以做細緻的個案研究,如果田野訪談未能獲得新材料,透過《淡新檔案》也可以寫一本還不錯的論文。吳教授說他很幸運的在新竹北埔姜秀鑾家族後代,發現了大批的原始史料,有古文書契字五、六百件、家族帳冊一百本。吳教授稱這批史料叫「新竹北埔姜家史料」。吳教授以這筆資料為基礎完成了碩士論文,並得到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出版,成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4)」。

      碩士班畢業在外任職八年後,吳教授再度回到師大歷史系念博士班,認為要在開發史突破並不容易。作為知識份子的社會關懷,啟發了他的新題目,他說早期臺灣很多政治運動、社會運動,都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有密切的關係,特別是戒嚴時期他們可以不要命的去衝鋒陷陣。他很好奇,這是甚麼樣的信仰力量,能夠讓信徒敢奮不顧身地去挑戰權威,因此決定投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研究,最初的興趣是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但當年資料蒐集不易,很多檔案資料無法順利取得,因此決定處理長老教會傳入臺灣的最根本問題。試圖去探討這個教會怎麼樣到臺灣來?如何發展?發展過程碰到甚麼問題?它所建立起來的教會,跟外國差會的關係如何?如何走向一個本土化的教會。吳教授是目前臺灣學界少數非基督徒卻研究基督宗教的學者。

       吳教授表示他的研究,從桃竹苗的隘墾史轉向基督宗教史的研究,乍看似乎跨度很大,但他指出如果以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具共通性的,均在觀察異文化如何進入臺灣並與原有的社會交流採借。無論是探討漢移民如何移居臺灣,進而落地生根、建立家園;或西方基督宗教,如何在臺灣社會傳布、發展,最終建構在地的教會系統,成為本土的教會。兩者面對一個共同的研究命題:「異文化如何在新天地適應的問題」。

    關於師大的風氣

      關於師大的保守學風,吳教授有著不一樣的見解,他說來自鄉下的他本土意識較強,尤其是做臺灣史的原本就關心以人民為主體的社會脈動,以研究所期間曾恭逢國代、立委的選舉,當年臺灣大學校門口對面的民主牆與愛國牆,他都以觀察者的身分跟立場,幾乎每天都到現場了解,後來因中美建交而中止選舉。期間,吳教授一直是一個觀察者的而不是行動者,他認為觀察者不一定就是保守的,如果是真的保守,那應該根本不敢去,以他個人的例子來看也不一定準確,因為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且當時身為觀察者的同學們也有討論,不能就此認定師大的風氣是保守的。

    給學弟妹的期許

      吳教授勉勵研究所的學弟妹們應「莫忘初衷」,秉持著自己對歷史的興趣,以研究為重心持續努力,他強調「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臺灣整體的環境雖然看似前途茫茫,機會不比當年多,夠優秀還是有機會被人家注意到。另外,吳教授也說明理想也不能一直只靠熱情,期許我們在專業之外,要依自己的興趣去培養一些實用能力,在這個多元的社會下,做研究固然重要,但也不要自我設限未來的出路,期盼我們能將歷史與其他領域能力的結合,勇往直前。

     

 

 

 

 


 

回電子報第67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67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惠芬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徐愷謙、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