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50期


第52期>> 

 

 


 
系友投書

回到最上層

 

 
  • 2016「全球史視野下的近代中國」學術研習營綜述

    作者:吳政哲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近年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以下簡稱近史所)為推廣近代中國研究,已舉行過多場關於民國檔案、婦女與性別史、經濟史的研習活動。2015年1月,配合60週年所慶也曾辦理第一屆民國史研習營,邀請兩岸近代史領域著名學者開設講座,介紹最新趨勢與前沿議題,並招收海內外研究中國近代史青年學子共同參加。該次研習活動獲得熱烈回響,因此近史所於今年七月持續舉辦第二屆民國史研習營:「全球史視野下的近代中國」。

      這次研習營活動由近史所與中國近代史學會、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共同合作,並獲得蔣經國國際交流基金會贊助。七月10-16日,集合海內外近三十位學者與四十位學員於華中師範大學桂苑賓館,進行五天的密集課程。擔任講師者除王明珂院士、黃克武教授、李達嘉教授、林滿紅教授等多位近史所研究員外,也包括政治大學、輔仁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澳門大學等校的傑出學者。學員則有來自台灣、大陸與海外地區之博士生,以及剛取得博士學位的年輕學者。

      主辦單位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由章開沅教授創辦,近年來已成為近代中國研究的重要學術基地,尤其在政治史、經濟史與思想文化史等領域上,架構起近代中國的全面向研究,更專注於中國商會研究中國教會大學史等研究課題。該所出版的《近代史學刊》也因深具學術代表性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的來源集刊。

      研習營的活動有「專題講座」、「學員計畫發表」、「學術沙龍」與「實地參訪」等,包括由專家學者們紹各自領域的研究概況與重要議題,學員口頭發表其研究計畫,並由與會專家與學員共同討論與評議。7月10、11日兩天晚上則安排「學術沙龍」,由學者們談論其過去研究的經驗、對年輕學員的期待,並解學員於學術路上的疑惑。此外,武漢作為長江中游重要城市,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晚清民國時期許多政治事件、政治人物都曾在此留下足跡,因此研習營也特別安排一天的時間,參訪黃鶴樓、江漢海關與租借、武漢大學、紅樓與辛亥革命博物館。

      圍繞著「全球化」與「近代中國」的主題,研習營的前五天共進行18場講座,議題涵蓋政治史、軍事史、外交史、經濟史、文化史、學術思想史、宗教社會史與性別史,其面相不可謂不廣。而綜合這幾天的課程,筆者認為可依序整理出以下幾條軸線。首先,在研究方法與資料解讀上,多位老師都反覆提醒,研究者面對文獻紀載、各式檔案、報章雜誌或文集、日記、回憶錄等各式資料時,要努力嘗試解讀出資料背後更多層次的涵義,尋找人們活動殘存的蛛絲馬跡,拼湊出更全面的歷史圖景。如王明珂院士提出的三種「文本表徵」解釋策略,林滿紅教授則分享如何從海關檔案資料的眾多數字中,找出重要歷史趨勢的蛛絲馬跡。劉迅教授則示範了從南陽地區的地方碑刻與詩文,拼湊出南陽長春觀與地域社會的長期緊密互動。黃克武教授更從明清的言情小說,分析明中後期以降的「男性文人情慾觀」演變。這些傑出的研究都再再顯示,好的研究第一步必須紮根於厚實的資料掌握,同時必須依賴研究者的想像力,才能進一步分析、解讀出資料背後的各種可能性。

      歷史學研究關注的是人在時間與空間中的各種活動,因此對於「時間」所帶來的「變化」與「延續」必定深有感受。講座課程的多位教授都提到了「近代」作為歷史分期,中國產生了什麼樣的斷裂與變化,又有哪些面向仍有著長期結構而不斷延續?有趣的是,政治、軍事史的學者,多傾向前者而著重於外力衝擊、革命與軍事衝突,而社會文化、經濟史學者多談論的是「延續性」面相,如李伯重教授便認為,從全球經濟史的角度來看,中國的「近代」可能從16世紀明朝晚期已然萌發。當然,中國處在19-20世紀的變動時期,延續與改變是紛雜交揉,而非以此代彼的,如章清教授提到,晚清民國時期新型態傳播媒介產生重塑近代中國的重要力量。劉迅教授的南陽道教社會史研究也展現,宗教不必然反對國家現代化進程,反而是積極參與國家社會的現代化,但是宗教人士行為的背後動機,有著長期以來救世濟民的傳統思考。


      「全球史」的思考視角與寫作方式,是目前學界方興未艾的嘗試議題。在講座中,林滿紅教授以《銀線》為例,重新思考19世紀全球經濟史範疇下的白銀流通。又或者如李伯重教授採取布勞岱爾的解釋體系,從全球經濟史的長時期結構面,分析、串聯短時期的政治事件或軍事衝突。只是,在「全球化」的歷史過程中,我們依然不能忽略民族國家與地方社會的重要影響力,無怪乎學界不斷倡導著「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跨維度視角。回到本次研習營,筆者認為也可以從「國家(界)/去國家(界)」的角度來思考。如近代中國外交史的講座中,李育民教授從對民族國家的衝擊審視條約體系,但黃自進教授卻帶領我們從東北人的在地角度,重新梳理九一八事變前後東北地域社會的經濟結構,進而反思九一八事變前後,東北政治、社會菁英群體在己身利益、中國民族主義與日本國家力量間的多樣態選擇。關於近代中國商人商會史的研究範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國家─去國家」的對話,如劉宏教授研究近現代中國海外華商活動,究特別著重當代中國政府的外交、經濟戰略,如何切入東南亞華商網絡,相對的,海外華商組織也相應產生貼近政府的各式活動。不過,李達嘉教授的研究則凸顯商人群體視角,重新思考過往研究中對於商人群體的“標籤式”理解。甚至在李培德教授與潘光哲教授的講座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國際冷戰架構如何影響知識人的思想資源、思考主題與知識建構,而知識人(如錢穆)也可以在冷戰的國際關係中,找尋有利資源,實踐自身理想。總而言之,在「地方─國家─跨國─全球」的不同空間層次中,存在著國家(界)─去國家(界)的多重歷史主體,我們應該關心的是:如何在歷史學研究越發重視多元主體/多層次主體的趨勢下,避免研究主題過於破碎、歷史圖像流於模糊的問題,而能較好地將新課題融入,書寫/建構出更完整的「近代中國史」圖像。


      2015、2016年兩屆的「近代中國」學術研習營,筆者皆有幸參與。這兩次的研習營有個共同特色:參加學員以博士生、剛取得博士學位的青年研究者為主,要求參加學員發表研究計畫、分享研究心得。參與研習營的教授講師們都提到「薪火相傳」的象徵含意,而青年研究者們也可以利用研習營中各種正式(學術沙龍、報告研究計畫)、非正式的場合,走出自己的研究領域,多接觸不同面向的思考,進而活絡近代中國研究的整體社群。

      只是,筆者認為仍有兩處值得在思考者。首先,雖然講者們都共同點出「近代」的時間意涵,但關於近代中國的「空間」面向,卻在講座中未見著墨。尤其講者們多數提到近代中國的各種「流動」現象(包括社會階層的流動、技術與知識的傳播流動、商人群體與經濟資本的流動),卻對於各種群體、知識、技術與資本如何在不同空間層次中彼此流動,仍缺乏整體呈現。近代中國的空間連續體,包括國際大城市(如上海)─內陸城市(如武漢)─省級城市(如南陽、蘇州)─縣級市鎮─鄉村等不同層級,各有其社會結構,也存在著不同的限制與契機,而流動現象如何在這樣的空間連續體中成為可能,或許仍值得深入探究。其次,在研究工具上,近年來運用大型數據庫進行數位人文研究,是各領域都不斷投入資金、人力而努力發展者,或許也可以透過此機會,向台灣學界介紹目前資料庫的建置情形。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由朱英所長帶領,動員全所師生人力處理各項行政庶務,使研習營能順利圓滿地進行,筆者在此致上十二萬分謝意。為期一週的研習活動,雖然課程密集且灌輸龐大的知識量,但也讓後進的年輕研究者們有機會跨出自己的領域,接觸並思考不同主題間彼此對話、交集的可能性。希望透過以上的簡介與心得分享,能讓更多的同學們投入近代中國研究領域中,成為未來的年輕活水。




 

 

 

 

 

 


 

回電子報第51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51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惠芬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陳崇安、江趙展、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