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64期


第66期>> 

 

 


 
活動報導

回到最上層

 

 
  • 106.10.19 【106-1 研究生講座(二) 】歷史、記憶與文化:一個職業歷史學者對數位化時代歷史學的反省

    紀要:楊志威(本系碩士生)


      過去三十年因為科學技術的提升,為歷史學帶來方便與轉變。電子資料庫使得古籍保存查詢更加便捷,個人電腦與Windows程式的出現,也為從事歷史研究帶來便利性。而台灣近三十年來,社會逐漸民主自由化,進而使關注焦點轉向台灣史或大眾史學。「當代歷史學新趨勢:十個熱門的議題」其中一個就是大眾史學與公眾史學,可以從博物館、口述歷史、網路、歷史記憶…等理解。也讓從事歷史領域有職業歷史學者、文史工作者、網路作家與多媒體。但是如Carl Becker所言:「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家,也只是自己的歷史學家,人人都可以從事文史工作,都可以視之為歷史作家,但未必是歷史學家。」。那職業歷史學家與其他人有甚麼不同?傑出的史家就必須要能「圓而神,方以智,古為今用。」不但要真,還要傳神。是求真的心態對資料嚴謹的考證,並重視情節與文筆,寫得令讀者難以忘懷。
     
      歷史學不能預知未來,也不易得出合乎邏輯與完整的結論,完整的過去又因檔案短少而難以實現,更難以做出各種預測與假想,且不能為人類帶來資鑑反省。但是歷史的詮釋與話語權影響當代人思考,就像喬治歐威爾:「誰能控制過去,誰就能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誰就能控制過去。」但現代更應該讓歷史從反省、和解與放下過去的恩怨。不過歷史有助於關懷人生,從余英時:「我是歷史學家,這就是我愛人生的理由。」就是關心人類過去現代與未來的記憶生活與展望。因此歷史學的共同內容應該要以人為中心。

      職業歷史學家的不同來自對記憶的保留。記憶的保留只有歷史學或文學式;記憶其實是有根據的重新建構過去,多半再現他人的生活、描述、紀錄、展演,而歷史通常著重於群體的記憶,若是個人則多少有文學性質。歷史重視特殊性。所以歷史記憶以人們的記憶、回憶為主,不論是當時的文字記載、社會、生活、政府行政、歷史紀念物、記憶之所繫,甚至是無形的口語、回憶、歸屬感都影響集體記憶。回憶是取回記憶的行為,並透過重建、客觀認知損害補償,幫助人取回快樂的回憶。但回憶的不完整,使撰述、圖像、影片、戲劇、展覽、史蹟、紀念會擴大記憶再現的範圍。然就像是影視史學可能沒有歷史與事實,又因為圖樣資訊的認知因人而異,因此有難度。因此大數據資料時代,職業歷史學家必須清楚明白史料產生的優先性與簡化、扭曲,同時還須了解新的時代的新方法與新科技,最重要的就是賦予史料意義,與嚴謹的史料考證,讓其論述的歷史能保存久遠。

 

 

 

 


 

回電子報第65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65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惠芬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徐愷謙、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