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59期


第61期>> 

 

 


 
系友訊息

回到最上層

 

 
  • 系友沈宗憲教授訪談

    訪談者:陳穎賢 蔡思雲(本系碩士班)

    簡介

      沈宗憲,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教務副主任、人文學科主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文化發展學系籌備主任。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專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宋史、宋代文化史、中國政教史。著有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以及宋代喪葬、祭祀相關研究論文等。

    1.請老師談談大學時的求學經歷:

      我是高雄中學畢業,就讀台大歷史系及歷史研究所碩士,本校歷史系博士。大學初來臺北時,不只感覺到臺北、高雄城市面貌與氛圍的落差,還有受到不同生活型態的文化刺激。大一室友中,有來自香港、汶萊的同學。那時,香港同學帶來跟我們所學的歷史,有著不同書寫視角、不同價值觀的簡體字歷史書籍。第一次感受到從小讀過的歷史人物,因為不同書寫脈絡而有迥異的評價。

      我曾上過毓鋆老師的課,毓老師是清朝皇室,從小與皇族們學習四書五經,還曾任職滿洲國。毓老師的人生經歷與他對國家的定位、歷史表述的分析,刺激當時的我,反省歷史敘述的價值觀問題。大學時,也曾經到跨系旁聽,如到哲學系、法學院旁聽,利用不同學科的訓練,增廣文學院學生的新視野。

    2.請老師談談在師大歷史研究所就讀時的情形,當時有沒有哪些課程讓您印象特別深刻人和事?

      那時上課印象最深的有幾位老師。如上李國祁老師的討論課,令博士班同學膽戰心驚。不過,那一年是博一博二兩個年級同學一起上課,也許是學長姐、同學踴躍發言,感覺李老師不如傳聞中嚴厲,對我們相當慈愛。

      邱添生老師溫文儒雅,上課如沐春風,每每於校園相遇,老師總是慈愛地關懷近況。王家儉老師是臺大學弟的父親,上課時倍感親切。那一年博士班第一次開宋史課程,由葛紹歐老師、廖隆盛老師擔任。兩位老師對待學生後輩如同朋友一般,相當照顧提攜,不時提醒我們讀史的要領。

      王爾敏老師博學多聞,因車禍影響視力,上課時必須用A4大小的紙,用斗大字體寫下課程主題。去年,王老師由加拿大返台,有幸一聚。老師十分關心學生們研究課題。王老師做研究不趕流行,日常生活史研究當時不被學界看重,如今王老師的著作在中國經常翻印出版。

      鄧元忠老師擔任所長時,曾經找我協助撰寫籌備中的暨南大學歷史系計畫書,即便後來暨大籌備處改組,由臺大方面接手。這經驗對後來僑大先修班與母校合併,與其他同事一起規劃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今東亞學系)很有幫助。

    3.老師為何選擇宋史及民間宗教信仰作為研究志趣?

      我的生命意識很早出現,很多問題在腦子裏面轉。讀大學時,參加佛學社也在社團學了很多命理課程,包括面相、手相、紫微斗數、陽宅和八字等,(電視上黃友輔先生是當年社團指導老師)。當時希望經由宗教、命理是了解生命奧秘的途徑。同時也決定將來如繼續攻讀研究所,將以宗教信仰當作研究課題。

      後來碩士班階段決定研究方向時,曾經在台灣史、宋史徬徨。由於當時台灣史研究取徑有內地化、本土化路線之別,這類論戰及其立場分明令我徬徨。碩一,上王徳毅教授的宋史專題,王師深厚的學術根基,樸實的研究路數,在當時強調歷史學結合社會科學的年代,看似老派無華的學者風範卻很吸引我。王老師同意收我為弟子,知道我將以鬼與地獄傳說當作碩士題目,當年歷史學界很少有類似研究,老師提醒這方面的材料可能很零散,實際上給我很大的研究空間。

      博士班階段,我思考國家與民間信仰的關係。基於碩論使用的材料多為筆記小說,這些知識菁英記載的民間材料,很難說是「真實」的民間樣貌。因此,設定博論主題與架構時,已經考慮史料屬性與寫作策略,改以正史、政書、文集為主。當時因一邊教書一邊寫論文,又因家中有事,長期北高來回,舟車勞頓,感覺吃力。有次至所圖還書,準備到林口上課,在側門遇到吳文星所長,吳老師一番勉勵的話,內心十分溫暖。經過指導教授王老師細心修改論文,得到博士學位。

    4.可不可以請老師談談博士班畢業以後的學術研究歷程?有哪些特別的研究心得呢?

     
      博士畢業後,應徵上中正大學歷史系教職,談妥開課內容。臨行前,出現意外變化。經與王老師商量後,決定放棄。著手計畫修改博士論文出版,其中若干先後發表於期刊。

      後來也看到大陸學者對博論的肯定與若干指教,遲遲沒正式回應的原因,一是開始整理未來升等教授的資料,研究方向轉變,二是僑大先修班面臨困境,為配合政府大學整併政策,歷經與台師大、台科大三校合併失敗,直到民國95年與母校合併成功。其間資淺如我輩,奉命準備相關提案,花了很多時間整理資料。合併後,擔任三年行政主管,身兼數職,凡事親力親為,原先升等規劃必須暫停,而以僑教政策、僑生歷史教育為主。

      近年來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喪葬課題來觀察宋代禮制發展,進一步分析宋代士人如何建立新價值觀與行為規範。以往學者多從理學、儒學復興、教育、文化等層面來探討相關問題,我認為制度是以上因素的具體呈現,但也是現存史料不易論證的部分。

    5.老師為什麼選擇從事教職?

      我從小對觀世音菩薩很感興趣,不是因為長輩們相信觀世音救苦救難、很靈驗,而是祂聞聲救苦,能聽到每個人的聲音,知道別人想什麼。我喜歡與人溝通,聽別人怎麼想問題,了解不同人的想法,在學校住宿,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科系同學相處經驗,都是促使自己走上教學之路的動力。

    6.請老師談談研究所畢業後的求職經驗,是在什麼機緣下到師大僑生先修部執教?

      碩士畢業,曾應徵南師助教,決定先讀博士班而放棄面試機會。博士班一二年級,同時在台大、元智工學院兼課,也在立法院兼職記錄。民國819月中,突然接到僑大先修班來電詢問,是否可以授課?原來僑生來臺就學人數起伏不定,當年僑生增多,臨時加開一班,開學在即,找不到老師上課。20多年前的林口,路途遙遠,我十分猶豫。課務組長李教授再三遊說,就這樣開始我的僑大人生。期末有一天,班主任忽然來課堂聽我講課,不久,人事室通知將聘我為專任講師,後來得知原來有歷史老師高就(即陳主任受聘母系,將離開僑大)。

    7.可不可以請老師介紹一下僑大先修班?

      先修制度淵源自清末,東南亞華僑子弟回中國在學堂讀書,因海外師資有限,同學程度不如本地生。因此,教育當局一直設有相關補救課程,提升華僑子弟學習能力。民國時期亦然。

    僑大先修班於民國44年成立,當時一方面是香港僑界希望學生能到台灣升學,一方面是基於美國防止共產勢力赤化東南亞的建議。當時僑大先修班是國內第10所成立的大專。暨南國際大學在台灣復校前,政府有意直接將僑大轉型為暨大。陸續因校友、僑界、立委有疑慮而作罷,維持大學先修功能。

      民國95年,僑大先修班與本校合併後,分為國際與僑教學院(學術)、僑生先修部(行政)兩單位,讓僑界放心,僑生先修教育功能不但存在,將深化教學與研究素質。不過,國際與僑教學院遷回校本部後,今已改為國際與社會科學院。

    8.僑大先修班都是僑生,老師教學所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因為僑生來自世界各地,曾有33國家的華僑子弟在學。由於知識基礎不同,學習起點不一,僑大早期依國語文能力分班,因應政府政策,改行常態編班。例如有僑生為了上國立大學,放棄唸私立大學而改分發到僑大來,這些同學程度相當不錯。一般說來,校內有中文程度較佳的台僑子弟、港澳緬馬同學,也有初學中文的日韓印越泰學生,還有非洲、大洋洲的學生。學生文化差異大、基礎學力落差明顯,對老師教學是一項困難的考驗。

      近年來,少子化的因素,使得海外聯招會降低僑生分發大學門檻,以利大學招收更多僑生。因此,老師面臨學生程度大不如前,需要花更多時間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幫助同學銜接大學教育。

    9.僑大先修班的歷史教學有何特色?

      僑大先修班教育目的是幫助各國僑生同學銜接我國大學教育,因此,早期各類組都要修歷史,課本是參考中國通史,由老師自編,與大一生差別無大。

      與母校合併後,歷史加入台灣史課程,讓同學了解他們將停留的台灣發展。自106學年起,因應學校政策,進行課程改革與人事成本管控,理工醫農同學已不再讀歷史地理公憲。其實大學畢業後留在台灣發展,多半是理工醫農的同學,目前政府又推新南向政策,同學不了解台灣歷史社會,很容易因個人留台經驗而對台灣產生天南地北的解讀。

    10.老師會將研究心得在僑先部課堂上分享嗎?

      個人的研究心得比較專門,無法直接和僑先部的學生分享,多半是以故事引發同學的興趣。學生來自各國高中畢業生,一個班的學生來自四、五個以上的國家,彼此文化差異不小。更因各國學制不同,不僅中文程度不同,甚至從沒學過中國史,盡量因材施教。記得第一年到僑大教書時,採大學部教學方式,常補充學界最新研究,那時沒被告知學生須統一在體育館期中考、期末考。得知學生以成績分發大學,必須改變教學策略。

    11.根據老師觀察,僑生與台灣本地學生有哪些差異?

      僑生來自不同地區,價值觀、向學心也有很大差異。因為僑生隻身來台求學,獨立性格強,多數任勞任怨,為分攤家計打工的同學不在少數。在體育球賽、表演才藝方面,僑生同學有滿大的潛力。偶而聽說僑生身在他鄉,逐漸迷失自我的個案。

    12.對於初來台灣求學的僑生,老師能否提供一些鼓勵、支持的話?

      語言障礙是到外國求學的最大問題,僑生同學積極與本地台灣同學溝通對話,多多參與活動,能較快適應台灣環境與大學生活。各大學很樂於提供僑生協助,僑生同學化被動為主動,不要侷限自己家鄉的生活圈。環境的改變很多人會迷思,但也是檢討自己價值觀的最好時刻。

      僑生的優勢是有不同環境、文化的衝擊,而較能體會價值觀的差異,與不同的背景的人接觸,從更多面向去思考,人格就能日趨成熟。政府積極招收僑外生來台灣,以刺激台灣同學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鼓勵出國看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13.對於研究與教學,老師有什麼心得能夠跟我們分享嗎?

      我曾經同時兼任三個性質不同的單位主管,對制度的設計與影響,有很深的體會。制度看來只是條文法規,以為只發生階段性作用,但其影響卻是深達一代、兩代人。就如十多年前,台灣改變海外招生制度,影響大學僑生教育以及今日僑先部一樣。三年的行政經驗讓我重新思考古代官場
    職業訓練」。讀書人從十年寒窗苦讀到金榜題名,一旦在朝為官,怎麼處理實務面的事情?如何判案?因而仰賴所謂的胥吏,可惜目前研究古代制度,較少政策形成的分析。例如現代國家政策擬定,首長拍板定案前,往往是承辦科員先擬定政策細節,魔鬼便藏在細節裡。好幾年前,曾經在教育部開會時,我請教一位負責業務的科長,為何那樣修改僑生招生條文?她說,僑生來台灣,就像台灣學生到美國留學,所以,就比照辦理。說她不懂僑教歷史發展也行,實際上,殆是政策因應少子化趨勢,修條文可能是為救後段大學。後來每年暴增1200名僑生因無法適應大學而休退學,當初修改條文來更新招生制度,難辭其咎。

      一般認為制度史研究是無趣且難度不大的,好像收集條文的史料即可。其實制度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非常深刻。比如供奉神佛的寺廟裡,為什麼會出現鬼怪,甚至還發生女鬼誘惑出家人傳說。筆記小說史料通常不記錄造成這種現象背後的歷史脈絡,只記載寺廟裡充滿鬼的情況。原來宋代士人離開本籍任官,隨行家人因病過世,官員因故無法在短時間內返鄉安葬親屬或有其他考量,不得不暫時停柩於寺廟,到了調任甚至退休時,才有辦法完成喪葬事宜。筆記小說等資料很少具體描述制度,得參考《宋刑統》、《天聖令》、《宋會要輯稿》等。研究者必須時時警覺史料的關聯性,不同記載可能是現象的一體兩面。事實上,研究限於主題設定、研究取徑與書寫策略,只能選擇一個面向去分析。因此,研究制度實行過程複雜與其造成的結果,其實是很困難的挑戰。

      歷史中的環境,一如現在當下所處的環境,都很值得我們去研究。嚴耕望教授的《唐代交通圖考》,或許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會覺得為何花那麼時間去研究唐代交通路線呢?試想唐朝如何維持龐大的帝國,觀察唐代的物流是很重要的切入點。以往學者認為思想史才是精華,物質條件的演變較少被注意,直到上世紀年鑑學派興起後,才開始研究到人類環境中的物質演變,人與環境、物質其實是雙向互動的、互相影響的。如同在台灣,臺北與高雄都已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幅員遼闊的中國也不是完全同質的整體,因此不同地域、不同物質條件是很值得探討的課題。台灣人以往多關注中國、美國與日本,但台灣地理上更靠近東南亞,境內也有不少東南亞人士,我們更應該花時間去了解東南亞才對。

      身為歷史學研究者,在解讀史料時,應該注意作為文本(text)的史料,書寫者的寫作目的、觀看對象、內容上是否避重就輕、張冠李戴等等,這是在台大旁聽哲學系詮釋學所學習的粗淺心得。那時主觀認定正史政書等史料,反映的是官方政策與論述,充其量是政治菁英生活圈與價值觀,所以初研究宋代民間文化,便以記錄民間的筆記小說、文集等史料。研究時日久了,比對不同性質的材料,所謂民間史料仍是具有文字能力的知識分子書寫的文本。因此,歷史研究在以史料拼繪分析出當時史實之前,應先批判史料,反思史料背後的文本脈絡,才能了解其中盲點。

      培養自己問題意識十分重要,平常可以多看學者經典著作,觀察他們提出問題的角度、分析問題的脈絡;再者,閱讀西方學界研究成果,學習如何把一條史料發揮到極致,如何呈現史料與事實的關聯性。雖然有些外國學者使用史料不夠充分,也可能會有過度推論問題,但他們的觀察與切入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研究歷史的困境,有時容易被前人研究所羈絆,有時是史料迷失中。根據審查論文、口試碩士學位的經驗,有同學很懂得彙整前人研究成果,從中剪取資料,本身可能沒有好好讀過原始史料。對研究生來說,目前以電子資料庫利用關鍵字檢索資料,的確省力方便,問題是如果對研究課題不瞭解,找到的都是片面的資訊,方向與結論或許走偏。因此,研究生必須要求自己閱讀基礎史料。培養問題意識非常重要,有問題意識,才不容易被前輩研究影響,也能夠找出前人研究的盲點。問題意識清晰、聚焦,閱讀史料時才會更有效益,不至於走馬看花。

      經常反思研究主題與史料的關聯,解讀史料時,應避免做過度推論。善用office或其他文書程式的功能,將可用的史料標記,存進分類檔案夾,備份以防電腦中毒或故障,影響研究進度。等有了具體的想法,擬出寫作大綱,與指導教授深談。

      史學研究未必要趕流行,最重要是確定自己的興趣,照著自己的興趣去做研究。念歷史系的僑生同學,或許能以自己背景與不同文化經驗,做出與本地同學不同視角的研究成果。例如中外學生看問題,常受教科書價值觀影響。以往掌握權力者控制定義歷史的話語權,教科書可說是權力下的產物,又影響中外學生價值觀的形塑。台灣教改前後的學生,因為教科書編寫開放,對於某些議題的看法有世代差異;又如馬來西亞國民中學教科書與獨立中學教科書,由於編者學術養成與其政治立場的不同,傳達給學生的是不同的價值觀。

    14
    .台灣目前的就業環境艱難,老師能否給予歷史系所畢業生一些建議或鼓勵呢?

      在我當學生的年代,教授們要求研究所同學專心唸書研究,不必擔心其他的,因為對那時歷史所畢業的博士來說,大多都能找得到工作,只有國立、私立,大學、專科或是北部、南部的顧慮而已。研究歷史向來強調變遷,但歷史研究者往往忽略自身環境的改變,姑且不論環境的改變是否理性,很容易被外在環境淹沒。現在研究生面臨畢業即失業,或成為長期的兼課教師。對於有心繼續走研究這條路的同學,若投「名師」門下,或許有利於將來求職;且研究課題要有延續性,不能侷限在小題目。其次,我們應該衡量教職市場的需求,也就是盡量發展本身多項才能。例如研究宗教史、法律史、醫療史、影視史的同學,應該在謀求教職時,讓應徵的系所教評會委員(包括非歷史系)看到你的專業潛力與開課多元性。大學部同學如選擇擔任中學歷史教師也是同樣問題,未來12年國教課綱,需要的是歷史課程不僅僅是傳統歷史教學內容。如果歷史系所的同學不走教學研究的路,建議利用在學時間,涉獵不同領域課程、培養不同才能,例如專業計畫及一般文案撰寫等。

      歷史劇、遊戲也是蠻值得開發的領域,通俗性地呈現歷史,比一般課堂教學更有真實感,更能讓大眾了解歷史。投身歷史研究越做越深入,範圍越加精細時,容易與一般群眾脫節,因此我們更不能忘記「歷史意識」(歷史感)。所謂「歷史意識」,就是出歷史變遷中的時間意識。時下很多人感覺歷史電影、歷史小說比歷史課有趣,關鍵在於電影視覺效果呈現的歷史感,比文字更吸睛。常常有人問我,「你是研究鬼喔,說說鬼故事吧!」,但我又不是說書的,說太專業,又掃大家興致。幾年前,曾經接受故宮邀請,演講宋代文物。承辦人是新手,接洽時沒提醒這是普通演講。準備許多專業資料,一到現場,發現聽者多是年長市民。雖然聽眾很認真地做筆記,但恐怕難以理解專業、艱澀的內容。因此,歷史系所畢業生如能將複雜的歷史,用深入淺出的方式,生動活潑呈現專業研究,或許也有助於職場表現。

      在學時,應多多跨科系學習不同學科知識與不同技能。我曾教過的學生中,有不少是某知名記憶卡公司旗下員工。有同學表示,在當上了高階主管職位後,才發現欠缺管理與法律的知識,因為唸書時只覺得自己把理工方面知識學好足矣。因此,大學時期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能力與擴大眼界,尤其歷史系學生,更要學會建立自己的觀點、想法,培養自己的識別能力。建議還在求學的歷史系同學,可以在課堂上,多觀察教授與學長姐們,如何提綱挈領地提出要點,以學會如何以較為白話、簡潔的方式,來呈現具體、專業內容。這種表達、對話面向的能力,也適用於研究生與指導教授討論、溝通的過程中。畢業後想要創業的同學,受過歷史學訓練,有各種史料的熟悉、運用與判別真偽的能力,也有助於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我們在歷史系所受的訓練,對從事教學研究有直接幫助,卻不一定能夠直接應用在其他領域的職場上。可是歷史系畢業生具有歷史意識,懂得見微知著,有批判資料的訓練與敏感度,更懂得分辨職場話術。

      總之,歷史系所畢業的同學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應該會敏銳地觀察趨勢發展,並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影響身旁的人開發他們的歷史意識。

 

 

 

 


 

回電子報第60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60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惠芬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徐愷謙、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