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58期


第60期>> 

 

 


 
活動報導

回到最上層

 

 
  • 106.04.13 【105-1 研究生講座(三)】青春苦悶——明清士人的成長經驗與異性情緣

    紀要:丁啓展(本系碩士生)

      王鴻泰老師因熱愛文學小說,早在國、高中時就養成閱讀傳統小說的習慣。再加上從小生長於鄉村,對於城市的一切充滿好奇,進而想要探究城市生活的風貌。兩因素交織下,萌發以城市生活為骨、戲曲小說為肉的明清城市生活研究。此研究的熱誠維持二十五年以上,至今未曾熄滅。本次演講,王老師首先說明小說、戲曲、傳奇等如何運用於史學。其次是王老師近期研究的發現,觀察明清在都市的士人青春期與異性關係。最後為生活史、文化史的研究意義。

      小說、戲劇以往多被認為是文學作品,內容充滿虛構與想像,不具有歷史價值,甚至無法成為研究歷史的史料。但老師反而認為,小說與戲劇雖然長期被認為是文學作品,可是內容卻含有深刻的歷史價值。小說與一般史料不同,能夠迅速且具體描繪生活情境。了解作者當代的時空背景、語彙、思考模式等,有助於研究當時的生活型態與價值判斷。王老師認為,改變中國人性有兩大力量,一為理學、一為城市文化。其中城市文化的建構與傳播,即是透過小說、戲曲的方式,積極宣傳影響中國人民,最後凝聚成一種文化力量。因此,小說、戲曲成為研究作者背景、文化傳播與建構等的重要史料。不過,王老師強調,小說、戲曲雖然具有以上優點,但仍不可忽視小說、戲曲背後的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等大面向。唯有透過兩者的結合,才能從小說、戲曲等虛實之間,萃取歷史價值。

      會一直以明清城市做為研究對象,一方面是老師的成長經驗、另一方面則因為明清小說的數量遠高於其他時代。王老師近期研究明清的城市士人,其青春期與異性關係。按照米德的《薩摩亞的青春期》認為青春期非全世界共有,青春期的叛逆、衝動等行為只有美國獨有,引發老師思索青春期是否為全人類的本性,以及中國古人有無青春期的疑問。其先從中國傳統年齡區分中,男子十七歲出幼、女子十四歲而天癸(月經)至,認為中國自古即有觀察男女以及年齡畫分的差異性。李漁《無聲戲》:「腎水一通,色心便起」、袁采《袁氏示範》:「情竇頓開,如火燎原」等,王老師認為中國亦有青春期的現象。情色訊息的傳播除了同學間的談話以外,還包含明清以來出版業的蓬勃發展,印刷諸多含有情色的戲劇或小說,如:《金瓶梅》、《肉蒲團》等。除前面論及的小說、戲劇內容,明清商業、工藝技術的進步外,從更高角度觀察,青春期的苦悶多來自於社會結構的因素—科舉制度。從文本中又可呼應,席浪仙《石點頭》:「少年行樂之秋,反為黑暗功名所扼」。青春的苦悶加上青春期的變化,迅速產生對異性關係的轉變。王老師總結得出三種對異性的關係:中表之防、婢僕之私、宿娼問題。

      臺灣在民國八十年代興起生活史與文化史,研究重心從以往的政治、經濟重心轉往生活與文化,但王老師強調生活史與文化史屬於跨學科的研究,因此也不能忽略政治、經濟、社會等各面向。在研究方法上,文化史不適合像民國初年以來的量化研究,而是要注重質的問題。取材資料也擴及戲曲、小說、筆記、地方志、文集等,除提供情境以外,還有諸多質的層面。最後,王老師說明透過生活史與文化史在注重質的條件下,可以發現以往較不易觀察的問題,「身分感覺」即是重要一環。例如法律明文界定良民與賤民,但在現實生活中,良民與賤民卻會因社會資源與生活方式的不同,產生迥然不同的感覺。生長於優渥之家的奴婢,可能生活方式卻比貧苦的良民農家處境優渥。王老師使用文學作品的方法,以及生活史與文化史的運用,提供我們史料的多元性以及跨領域的研究方法,點亮我們研究的另一條可行之路。

 

 

 

 


 

回電子報第59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59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惠芬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徐愷謙、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