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36期


第38期>> 

 

 


 
系友訊息

回到最上層

 

 
  • 系友詹素娟老師訪談

    訪談者/紀錄者:蔡文騰同學/歷史系博士班
     

    前言

      系友詹素娟老師,1959年生;父親來自南投水里,母親是台北大稻埕的在地人,詹老師則是土生土長,從幼兒到高中,都在台北市南區的廣州街、寧波西街、廈門街、同安街、重慶南路一帶移居遷徙。曾就讀螢橋國小、古亭女中、景美女中,1977年進入東吳大學歷史學系。1982年考取本系碩士班,師事本系張朋園教授,於1986年以〈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一文取得碩士學位。1990年,繼續攻讀本系博士班,師從台灣大學曹永和教授,並以〈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為題,於1998年獲歷史學博士。

      碩士畢業後,詹老師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莊英章教授的錄用,參與由張光直先生總主持,中研院史語所、近史所、民族所、三民所聯合執行的「台灣史田野研究計畫」,在總計畫項下的工作室擔任研究助理。1988年,工作室轉型為由院方正式編列預算、支應經費的「台灣史田野研究室」,作為收集史料、推動台灣史研究的常態執行單位。1993年,院務會議通過台灣史田野研究室升格改制為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經多年努力,籌備處終於2004年正式成所。詹老師親歷此一台灣史研究成長、茁壯及制度化的過程,並得以發展其個人的研究事業,目前擔任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詹老師的研究興趣為族群史、區域研究、史學理論、原住民史、歷史教育,具體的研究課題則多聚焦於「傳說與歷史」、「地域社群」與「族群認同與身分認定」等。

    求學歷程與師大生活

      由於父親婚後不久即入伍從軍,腹中懷著詹老師的母親返回娘家居住,直到父親退役返鄉,始自立門戶。誕育於外婆家的詹老師,因此和年長6歲的五舅感情特別好,只要回外婆家,就會跟著五舅與同學一起出遊、看電影,有事也會和五舅商量。五舅在詹老師甫入國中時,特別選送了陳之藩的《在春風裡》、《旅美小簡》與王靖獻的《葉珊散文集》三本小書給她,自此開啟了詹老師對文學的喜好,也培養了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不僅如此,五舅對詹老師最大的影響是促使她走上歷史之路。

      詹老師高中的時候,正在台中讀大學外文系的五舅,因教授中國現代史的老師遭警備總部以判亂案逮捕,學校教官要求學生證言該教授上課時「為匪宣傳」,身為班長的舅舅更常被教官找去「關懷」。受到鉅大震撼的五舅無法理解老師究竟犯了什麼錯?生動的歷史課為何在教官口中變成「為匪宣傳」?為此,五舅在苦思之後,認為答案應該到歷史裡面去尋找,所以特地趕回台北,要求向來對歷史課興趣不高的詹老師報考歷史系。接到五舅的指令,詹老師在學校課業之外,開始找一些歷史論述的書來看,才開始萌生對歷史的興趣,並在報考大學只填寫歷史系作為志願,最後錄取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東吳歷史系為劉崇鋐教授所創建,當時的系主任是張元教授,大一至大二的導師則是剛從英國回來的杜正勝院士;由於專兼任的師資多來自台大歷史系及甫從國外歸來的年輕學者,對學生非常嚴格,也鼓勵學生籌組讀書會,一起讀書。詹老師雖以歷史系為志願入學,但因熱衷社團活動及家中經濟變故,平日需打工賺錢,對課業並未特別投入,也不曾考慮過進修或從事學術工作。歷史於她,仍舊只是興趣。

      大學畢業後,詹老師在台北縣金山鄉的金山國小代課一年。生活在金山海邊,家人朋友都在台北,詹老師開始利用課後閒暇研讀大學時代修過課卻閱讀有限的專書論文,並對歷史學產生真正的興趣,而在隔年考上師大歷史所碩士班。

      當時的歷史所位於師大分部,除非需到圖書館或歷史系借書,以外校生入讀師大的詹老師,多以分部作為生活重心。對詹老師來說,師大碩班修課的閱讀與討論,尤其是張朋園老師「現代化專題討論」探討與閱讀的社會學議題、傳統與現代化關係,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老師(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當時在本系客座)課上以帕深思(T. Parsons)編纂的Thories of Society為基底進行的明清社會變遷討論,開啟了詹老師對社會科學的接觸;同時,也到台灣大學的考古人類學系旁聽李亦園教授的課。這些學習,對詹老師日後的研究取向產生很深的影響。

      詹老師對碩班的學長姐與同學非常懷念。當時,蔡淵洯老師是歷史所的助教,在詹老師確定碩論要做台灣史後,即主動慷慨的提供「岸裡文書」複本供她影印。一起修課的陳勝崑學長(1951-1989),是年長於一般同學的開業醫師,所以對同學與學弟妹非常照顧,只要看到與哪位同學研究議題相關的資訊或材料,就會立即告知或代為收集,詹老師還曾因皮膚過敏到陳學長開設於板橋的診所求治。此外,同班的李筱峰老師以風趣幽默口吻描述作為異議分子的各種遭遇,時任台視新聞記者的李惠惠,以及黃中興、洪神皆、徐雪霞、黃克武、許淑玲、林麗容、韓靖宇、阮忠仁、周志宇、章真利等同學的交誼情感,迄今仍點滴心頭。

    研究領域

      詹老師的碩士論文,是以台灣平埔族的歷史遭遇作為研究主題。事後回想,她認為碩論課題的選擇,與大學時期在原住民部落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自大二開始到畢業,詹老師參與學校社團籌組的社會服務團山地服務隊,平時投入社區服務活動,寒暑假則到花蓮縣卓溪鄉的崙山村、卓清村等從事服務工作。這些村子係由布農族、賽德克族或太魯閣族人所組成,是詹老師原住民經驗的緣起,甚至影響到研究方向的選擇。

      詹老師的碩論,是由張朋園老師「現代化專題討論」課程的學期報告發展而來;原訂名稱是「清代台灣漢番關係史」,取義自連橫的《台灣通史》。但詹老師在收集與閱讀資料以後,逐漸將研究重心轉以原住民為主體,重新觀看歷史關係,終而確立主題為「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試從政治、經濟、社會等角度,檢視處於「漢人開發大勢下的平埔族」,並藉由涵化理論取代傳統的漢化論,以探討平埔族因應鉅變後的社會變遷。

      碩論時的研究關懷,到詹老師就讀博士班時,因某些經歷的影響,有了更貼近人群、土地與現場的轉變。首先,與詹老師在中研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的現地調查、蒐集資料等工作有關;不同於以往僅藉由史料文獻建構歷史的方法,現地經驗讓詹老師瞭解到原來歷史研究也可以從事調查,進而更親近人群與土地。其次,詹老師曾加入台灣第一個全方位解說團體──知性之旅,擔任人文歷史解說員。1980年代的台灣,一般人對台灣的土地與歷史認識仍極有限,因此由幾位《科學月刊》編輯發起,繼而擴大參與成員的學科,組成「知性之旅」解說團體,帶領有興趣的民眾深入認識台灣。該團體的成員,以地質、地理、植物、動物、生態等自然科學領域的背景居多,人文部份除古蹟解說者外,僅有考古學者劉益昌教授;詹老師在劉教授的引介加入後,透過陳正祥《台灣地誌》的研讀,學習活動策劃與現地解說,在進入歷史現場、觀察自然環境的過程中,更強化對人地關係的重視。第三,指導老師曹永和院士(1920-2014)於1990年提出的「台灣島史」概念,曾如此說明,「我認為關心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族群,遠比關心特定族群來得重要;因此,我的研究主體,由原本的特定族群調整為土地」,並強調「凡是在這片土地上活動過的所有族群,都是我在研究上的終極關懷」;基於這樣的想法,曹老師認為歷史應該跟土地有所結合,進而指出歷史是由「人、時間、空間」三者互動交織而成,以突顯台灣史研究的主體性。曹老師的影響,落實在詹老師博士論文的選題與研究方展的方向上。因此,詹老師從參與張炎憲老師(1947-2014)主持的噶瑪蘭舊社調查計畫開始,以蘭陽平原為研究空間,應用人類學的民族史研究概念與方法,在宜蘭、花蓮、台東從事現地調查與研究,注重人群擴散與空間性的相關性,此即1998年完成的博士論文〈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

    教學

      詹老師雖任職於研究機構,但也長期在本校兼任,開授東部區域史、族群史或台灣原住民史等課程。區域史是台灣史研究上的重要研究取向,學生可以藉由特定區域學習資料取得、確定田野調查範圍等研究方法,是培養學生的良好取徑。至於族群史或原住民史,都涉及不同人群之間的關係,期望學生透過族群理論的瞭解、互動歷史的探討,反思歷史研究應如何處理多族群與多元文化的課題,並思考族群關係隱涵的歷史正義問題,而未必只將研究關懷放在特定的「大人物」上。

      除在本系及本校台史所兼任授課外,詹老師曾先後在世新、東吳、交大、政大、台灣神學院、花師、東華等校開授台灣史。早年國內開設台灣史課程的學校並不多,學生也多屬從小到大未上過台灣史的世代,與現在納入正式課程的情況大不相同。因此,只要有可能,詹老師都儘量把握開課的機會講授台灣史。以母校東吳大學為例,詹老師即曾兼課多年,今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組長謝仕淵副研究員(見電子報第7期)、台大歷史系顏杏如助理教授等,都是當時教導過的學生。另外,交通大學早年曾有學生連署要求學校開設台灣史課程,當時承接開課任務的戴寶村教授(本系系友),在另有要務而無法繼續開課時,即推荐詹老師接手;而詹老師也在傳播台灣史種子的理念下,每星期開車來往新竹,只為上2小時的課,讓更多非歷史科系的學生有親近台灣史的機會。長年的教學生涯,也與曾經教過的學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持續來往至今。

    給學弟妹的建議

      詹老師認為歷史系的學生,只要會找資料,具有良好的綜合、組織、分析與書寫的能力,將來無論就業或進修,都能有所發揮,也可以滿足各行各業的要求。以「找資料」為例,儘管現在的人只要上網google,就可以搜尋到各式各樣的資料,進而盲目的吸收採用;但歷史系的學生,卻能判斷資料的一手、二手、轉手等性質與層次,也能不受限網路,找到更多深藏於圖書館、檔案館、甚或個人收藏家手上的資料,經過篩選、過濾,作精準的使用,這是一般學生較為欠缺的意識與能力。至於碩班研究生,詹老師基於現在的文史研究生,從入學到畢業,總是耗費極長的時間,感觸非常深刻。「不要把碩班當博班念」,詹老師強調,「美好的青春要即時把握」,但無論如何要堅持到底,力求「完成」,這是最珍貴的精神。

     

    * 本稿承蒙詹素娟老師的修改,特此致謝。


 

 

 

 

 


 

回電子報第37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37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秀鳳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呂宜潔、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