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36期


第38期>> 

 

 


 
學術活動

回到最上層

 

 
  • 104.06.04 103-2研究生講座(八)】李貞德先生:江南卑濕、丈夫早夭-古代中國的風土、疾病與性別


  • 一、前言

        這次的研究生講座,我們有幸的請到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 李貞德老師來為我們演講。李老師的學術成果相當的豐富,尤其是《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法律史》一書,目前已經高達十二刷,這樣的成就實在令人羨慕。李老師此次透過早期對《史記》中江南「卑濕」現象的關注發現「卑濕」常與「丈夫早夭」和女性「濕與淫」的意象作連結希望進一步從中探討古代中國的風土、疾病與性別之間的議題。    

    二、氣候、風物與人

    本次演講所指涉的「江南」,與明、清時期的江南有所不同;從文獻記載來看,賈誼言及「長沙卑濕,命不得長」,劉安於《淮南子》中也寫道「南方陽氣較盛,丈夫早壯而夭」,這些風土不佳、壽命不長的現象,並不限於一般人意象中的「江南」,而是泛指「江淮以南」地區。然而這些南方風土不佳的描述,也導致了其負面印象的形塑。

    「卑濕」、「熱」的負面觀感,導致文獻記載對江淮以南多有「早衰」、「懶惰」的南方印象,即「北高涼、南卑濕」的氣候差異。而從元延明的墓誌中記載:「江南卑溼,地非養賢,隨賈未歸,忽焉反葬」反映了許多之官南方的文人望之卻步,此現象也衍伸出南、北方的文人也多以此相互嘲諷。這樣的印象一直延續到六朝。然而南方卑濕的問題,同時帶動了「南方醫學」的發展,如葛洪的《肘後備急方》、陶弘景的《神農本草經集注》、褚澄的《褚氏遺書》等,都較北方發展來的興盛。南方的醫學知識,即在此風土下,發展出相應的醫藥應用、方位與人以及在地知識體系。

    三、結語

      最後老師提出卑濕的現象下,「丈夫早夭」是否是普遍的現象?而南方在不再「卑濕」之後為何仍存在濕熱早衰的南方印象?是否因為北方為文化中心,仍掌握論述權?李老師也指出,在與「卑濕」相關的文獻材料中,無論是《本草綱目》中認為「風土卑炎,男女淫猥」,或是《淮南子》、《博物志》皆提及「山氣多男,澤氣多女」,將濕熱的氣候跟婦女還有淫猥作直接的連結,為何古人會認為女性與河川澤氣有所關連﹖像是《漢書》中提到「越地多婦人」,直接就舉出一個實例來說明「濕」與女性的關係,是否地形氣候確實會造成對性別的影響,女性繁盛而男性則早夭,抑或是有其他原因,仍有待進一步的整理研究。


 

 

 

 

 


 

回電子報第37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37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秀鳳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呂宜潔、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