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35期


第37期>> 

 

 


  系友訊息

回到最上層

 

 
  • 系友林滿紅老師訪談

    訪談者/紀錄者:江趙展同學/歷史系碩士班

      林滿紅老師,臺灣臺中霧峰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1972年),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1976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1985年),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研究所博士(1989年)。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擔任教授約20年、並在日本早稻田大學、京都大學共擔任客座教授一年之後,於2008年5月20日就任中華民國國史館館長迄2010年12月15日。之後回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並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擔任合聘教授。
     
  • 1.【問】 現今的大學評鑑越來越重視該科系學生往後的就業與發展,所以產學合作至今也變成一個重要議題。今日許多歷史系都推出了應用史學課程,希望能讓學生的視野更廣,在日後工作時能夠順利接軌。想請問老師,在老師豐富教學經驗中,如何看待應用史學與如何走出一條更精闢的道路? 

      國家發展方向上,一開始囿於國家經濟不佳,文史方面不興盛。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也越來越受重視。大概從十大建設以後,就有文化建設的項目,歷史學也屬於文化建設的範疇,至今許多博物館、檔案館、文史工作、民俗活動皆需要用到歷史系人才。而在工作分類上又可以分為古代史與現代史。

      就近代史領域的學術機構或國家單位來看,本國就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檔案管理局、國軍英雄館等諸多機關,需要相關領域之人才。然而職業是給已經準備好的人,讀歷史的我們應該問: 從歷史系可以獲得哪些「技能」以供往後的就業?

      在專業歷史學的訓練過程中,主要可以分為1.史料(資料)運用 2.思考習慣。

      第一,在史料運用方面可將其分為: 檔案、文物、圖書等。在《中華民國經濟檔案》中有過介紹:

    所謂檔案,與圖書、文物有別。圖書是歷史活動完成之後編寫的,檔案則是歷史活動進行過程中所留存的文件,如某人的傳記是圖書,某人的身分證是檔案。檔案除了具有這種原始性而非編寫性的特質之外,還具有另一特質,那就是記錄性。正因為這項記錄性的特質,使其和文物有別。如台北僅存的幾個古城門,或是故宮博物院所藏的玉器,謂之文物,而非檔案。但檔案、圖書、文物的意義有時會重疊,如甲骨文可兼為檔案與文物,漢簡可兼為檔案與圖書。檔案既有強烈的記錄性質,故以文字記錄為主,隨著現代記錄技術的演進,攝影、錄影、錄音等等,亦可視之為檔案。

      受過專業史學訓練的學人,能夠在茫茫資料中,快速的找到所需的關鍵史料。

      再者,數位化時代的來臨,政府也花了許多經費在建設資料庫上,查找檔案較以往方便許多。但在此查找的過程中也需具備相當的歷史背景,這樣方能精確的找到自己所需的檔案。例如近史所的檔案館只能使用「標題檢索」,然而許多關鍵是在標題中查找不到的,若有豐厚的歷史知識背景,則有助於在下的關鍵詞時更能達意。假設要談論1945-1975台灣銀行貨幣制度之問題時,許多數人可能會用「貨幣銀行」作為關鍵詞,但如果知道當時當過中央銀行總裁有:徐柏園、俞鴻鈞等;或是從中央銀行的歷史背景輪廓再進而查找,就能夠交叉檢索,使你所得的資料較多。

      第二,歷史學也是在培養學生們是一種思考習慣與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方面是對問題意識的培養;二方面是如何有條有理的去論證與解決問題。

      在這些前提下,歷史系畢業的學生工作內容就不限於文史方面,也可以往國會助理、媒體工作者、雜誌編輯…等職業發展。有著嚴謹的史學訓練,會讓未來的就業的路也相對寬廣。

    2.【問】請問老師對於應用史學在課程設計上,老師有何想法與建議?

      在應用史學課程設計上,應該要重視「課程的多元性」與「教學的整體感」,兩者兼容並蓄為是。「課程的多元性」是希望使課程範圍廣博,並且讓學不同領域的專長、技能,與歷史學門結合(例如:影視史學、學習設計歷史相關遊戲);若在知識性問題上,可以增加看問題的視角。而在「教學的整體感」方面,也就是要凸顯歷史學的主體性與優勢,如同前面所提及對於資料以及歷史來龍去脈的掌握 。

      在課程設計上,應用史學也可以與現實生活作結合! 例如,可從更新網路平台的歷史知識內容做起。將維基百科建構得更完整、正確,使社會大眾在查找資料時,能得到較精準的歷史知識。這樣不僅有助於同學在課堂上知識的吸收與學習,更可以回饋社會大眾。

      再者,要加強學生對於自己周遭歷史的了解。我到南非的開普頓、加拿大的滑鐵盧和德國的法蘭克福開會,都利用空檔在當地招一台計程車,請計程車司機帶我到附近繞繞,為我講解地方的風土民情。而大部分司機的教育程度大概高中畢業,但是其對地方上的地理、人文環境和國家體制的了解非常豐富。反觀台灣,若問學生在自己生活周遭有什麼人文景觀,或隨意問問一旁的溪河,大概只有少數的同學回答得出來。所以近代史知識的修學是很重要的一環。

      如今的歷史在課程安排方面近代史修學的機會較少,這樣可能使歷史學領域與現實社會、就業市場脫節。所以近代史與當代史方面,應要有更多修學機會。另一方面,在修學近代史的過程中,我們可從現存較多的檔案中,幫助我們教完整地復原、重建、較為切身相關的歷史知識。

    3.【問】請問老師對於有志走學術的碩博士生有哪些建議和鼓勵?

      「學問需要積年累月的堆積、沉澱…」

      臺灣歷史系碩、博士的培養,都花上相當長的時間;但中國大陸若是選擇「直博」大概只要花4-5年時間就可以拿到學位了。所以若想繼續往上發展,在現實面考量最好找個有潛力的題目,以便作為博士論文的基底。

      就臺灣的碩士論文寫作來說,很多碩論不比中國大陸的博論差。此外,在我當國史館時曾創辦碩博士論文評比,碩士得獎之論文數量相當可觀,可見得臺灣的碩士論文質量都不錯、頗具潛力。

      而就建議方面可分為:「寫作」、「充實自己」、「合作」三點分別作討論。

      在寫作方面要注意文章「層次分明、井然有序」。在我在美國求學的過程中,老師常提醒我們應該在文章每段的開頭要先破題,並且內文中的論述需要與topic sentence相互呼應。再者是要有「系統感」,也就是要注重文章的「起承轉合」,內部的「章、節、段、句」都應層次分明但又互相關連,給讀者清楚的文章脈絡。

      在充實自己方面,可以從「主題」上培養自己的廣博程度,把自己所學的向世界作連結。例如:我是以貨幣史作為主要討論範疇,而我的研究領域可以橫跨至臺灣貨幣史、中國貨幣史、世界貨幣史。固守自己的專業領域,再向外延伸獲取知識。此外可以從參加研討會中學到許多不同的知識。

      在合作方面,我認為全球化網路發達的時代,建構團隊合作的過程很重,能夠事半功倍並創造較大的邊際效益。在今年寒假,我看電視時轉到一部電影──「實習大叔」(The Intership)其中的劇情是在述說兩位技不如人、不斷出糗的中年大叔,因為團隊合作之故,最後創造奇蹟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這也說明,整個網路時代的精神就是要培育人跟人的合作,從週遭的人際網絡到與世界接軌,建立團隊分工合作的精神。然而在這大前提下,培養外國語言能力極為重要,同時也是基本工。若回到剛剛所提的應用史學方面,我認為語言方面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4.【問】請問在老師的生平中,有哪些關鍵的轉折 ?

      記得在我在小學時,到了四年級時就需要選擇「就業班」和「升學班」, 當時的我在表格上填寫「就業班」,也就是畢業後就趕緊出社會工作。但當時一位就讀台大法律系的舅舅剛好來家中拜訪,於是就建議當時成績不錯的我應選擇升學班。這項選擇也成為我人生中要的轉捩點。在人生的過程中,時常需要有長者以她們叫豐富的經驗,來給予我們一些方向。另一項轉折大概就是我去哈佛大學念書時遇到了孔復禮(Philip A. Kuhn)教授,在Kuhn教授的指導下,我接受到不同的分析視角。

    5.【問】老師對於生活及未來展望 ?

      我的生活多半都在研究院,家也住在研究院附近,生活上都是在「家」與「院」兩點上來往,生活是很單純的。退休之後仍然會繼續做研究、寫書、教課和演講。繼《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臺灣定位新論》、《銀線》等著作後未來將出版Pacific bound及其他專著。

 

 

 

 

 

回電子報第36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36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秀鳳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呂宜潔、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