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35期


第37期>> 

 

 


  學術活動

回到最上層

 

 

    104.05.14 【103-2研究生講座(七)】王明珂先生反思性人文知識與反思性認同

    為什麼赤腳慣了踩在銳石上不知痛?

    • 為什麼一個經常受歧視的人,久而久之,對他人的侮辱性話語行為變得毫無反應?
    • 為什麼一個赤腳走路已習慣的人,踩在尖銳的礫石上不覺得痛?
    • 人的神經系統具有反射作用,能透過身體的感觸神經將外界刺激訊息傳達到腦部,然後很快地作出反應,避免身體涉入危險。這就是為何我們赤腳踩到太燙或太尖銳的東西,我們的腳會迅速抽回。
    • 然而我們的身體也有保護自己、習於外在環境的作用,所以經常赤腳走在銳石上,腳底會生出一層老繭來隔絕外來的刺激與痛楚。經常受歧視辱罵的人,心上也會生出一層老繭,以避免太多外來的侮辱刺激讓心淌血。

     

    知識建構的虛擬世界

    • 更經常的,我們以知識體系建立一個虛擬世界,人們生活其中也就是被包在一個大蠶繭裡。在這樣的世界裡人們有歡笑、挫折、悲傷、憤怒,但一切都理所當然。
    • 人們對於創造及操弄這虛擬世界的真實世界毫無所知,自然對造成自己憤怒與悲傷的根源力量毫無反應;或者更糟的是,我們的反應只是讓虛擬世界更真實而已。

     

    反思性 (reflexivity)與反思性研究

    • 我們得自於社會的許多偏見,常讓我們對外界事物缺乏反思性認識。個人的社會認同、社會現實與學術法則等等,均讓我們在認識外在現象、事務上非常遲鈍。這就是前面所說的,腳底生了老繭,我們踩在燙的、尖銳的砂石上,卻沒有抽回腳的反射動作(reflex)。
    • 不斷生產缺少反思性的知識,常使得許多不當的社會現實,或負面的社會價值,繼續存在並且被強化。
    • 反思性研究便是期望透過一些新方法、角度、概念,來突破認知的,深入發掘隱藏在表相之下的本相。

     

    什麼是缺乏反思性的知識

    • 譬如在1930-40 年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學者們多次前往中國西南與南方邊疆,從事民族語言、體質與文化調查。
    • 在當時流行的進化論觀念下,人類由漁獵、游牧進而從事農耕,這樣的經濟演化進程已成為常識。
    • 在這樣的時代與學術知識背景下,民族學者自然傾向於蒐集邊民的獵刀、山羊網、弓箭等漁獵工具。
    • 這樣的少數民族或原住民文物,經過歸類、排比被陳列在民族博物館中,因此也強化觀看者心目中這些文物主人之落後民族(或落後的邊疆同胞)形象。

     

    什麼是正常、典範與美

    • 為何人們會對一位喇嘛的話語感到荒謬而有趣?
      楊喇嘛既知道孫中山,並且聽說過有蔣介石,但不知有南京也。更可惜的是他問我們道:三民主義和中華民國到底誰個的本事大?
      (川西民俗調查記錄1929)
    • 為何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山坡上,一群石砌村屋或草房聚落是一種美

     

    反思史學

    • 對過去的理解與認知 (歷史知識),影響個人的社會認同及其行動抉擇。
    • 反思史學是希望透過一些方法,促成學者 (及一般個人)反思既有的歷史知識,發掘潛藏在人們心中的認知偏見,認識影響我們認知及建構歷史的種種結構,此如同察覺我們觀看此世界的凹凸鏡。
    • 藉此我們對於社會現實本相,及其歷史變遷,可能有進一步的了解,因而有新的反思性行動
    • 創造有反思性知識、反思性認同及有行動能力的個人。

     

    人類生態本相與表相

    • 人類社會由四個相互聯結的要素構成。
    • 一是環境;人們所居的自然環境與人們對其之修飾、改造與領域邊界建構。
    • 二是經濟生業;人們利用環境以獲得生存資源的種種生計手段(如農、牧、貿易等等)。
    • 三,社會結群;人們為了在特定環境中行其經濟生業,以及為了保護、分配、競爭領域和生存資源,而在群體中建構的種種社會組織如家庭、部落、國家,以及相關的認同群體與區分。
    • 第四,文化與其表徵
    • 在此,文化泛指人們為鞏固其社會組織,以及為維持種種社會人群認同與區分,所建構的語言、文字、習俗、宗教、儀禮、道德、法律、品味、美學、服飾、建築等等的社會規範。
    • 文化表徵指人們依循文化而產生的種種社會行為與建構,如端午節慶活動、祭山神活動、婚禮,又如人們身上的服飾穿著、人們所宣稱的歷史、一棟富麗堂潢的建築,等等。
    • 環境、經濟生業與社會結群,共同構成人類生態(human ecology),也就是人類生存其間的社會情境本相。
    • 而文化與其表徵,則是與社會本相應和的社會表相。
    • 稱人類的文化行為與建構為表相,並不表示它們不重要;相反的,它們強化社會本相,並遮掩社會本相,讓人們置身其中而難以窺見社會本相的真貌。

     

    本相與表相

    由文本及表徵見其本相: 文本分析、表徵分析

    • 田野 (包括日常生活見聞)
    • 文本
    • 圖像

     

    本土歷史

    • 在此環境、生業與本地村寨認同體系下,村寨中流傳的一種「弟兄祖先歷史」。
    • 據蒲溪溝羌族說,本地五個寨子民眾之由來是,從前有五個兄弟到這兒來,他們以射箭分家業,箭射到那裡就在那裡建各自的寨子。

     

    文化山神信仰

    • 埃期溝的三個寨子各有各的地盤,他們又聯合起來共同保護本地資源。
    • 除了弟兄祖先歷史之外,山神也被用以強化這樣的人類生態。

     

    山神的具體標誌是山上以石頭堆起的石塔,稱喇薩。

    • 梁嘎五家人供拜一個山神,當母革熱
    • 北哈背基的人共同祭一個山神菩薩,稱忽布姑嚕恰伯格烈,又稱雪務喇薩
    • 背基的人祭山神學都
    • 所有埃期溝三個隊(寨子),共同祭一個更大的山神,格日囊措
    • 所有小姓溝各村寨人群共同祭雪寶頂菩薩。

     

    巴底土司祖源

    • 荒古之世,有巨鳥,曰「瓊」者降生於瓊部。瓊部之得名由於此,譯言則「瓊鳥之族」也。生五卵:一紅、一綠、一白、一黑、一花。花卵出一人,熊首人身,衍生子孫,遷與泰寧 (八美),旋又移遷巴底。後生兄弟二人,分轄巴底、巴旺二司。 (馬長壽採集 1930-40s)

     

    革什咱土司祖源

    • 丹東「革什咱土司」鄧坤山所述的本家族祖源:
    • 丹東遠祖乃由三十九族之瓊部遷來。瓊部昔為瓊鳥所止之地也。由始祖至今已有三十五代。初遷之時有兄弟四人:一至綽斯甲,一至雜谷,一至汶川,一至丹東。 (馬長壽採集 1930-40s)

     

    化熟悉為奇特

    • 相對於「弟兄祖先故事」的,便是我們所熟知、信賴的「英雄祖先歷史」。
    • 無論是黃帝、檀君、箕子、成吉思汗、亞伯拉罕,都是各民族記憶中的英雄祖先。
    • 如同岷江上游村寨人群不斷生產類似的「弟兄祖先故事」,類似的「英雄祖先歷史」也在我們所熟悉的社會文化中不斷被建構出來。

     

    漢晉時華夏的我族邊緣想像

    • 東北:箕子是殷王子,當殷商為周武王所滅時,箕子離國遠遊到朝鮮。他教本地人種田與禮儀教化,並成了朝鮮的王。
    • 東南:吳太伯是周太王的長子,周太王想把帝位傳給季歷。太伯知道父親的心意,於是便離國遠奔到江南荊蠻的地方。蠻夷佩服太伯的義行,因此擁他為王。

     

    一些研究策略與方法

    • 由邊緣異例入手
    • 注重變遷與斷裂發生的時刻
    • 個人在種種結構中的情感意圖與行動抉擇
    • 化奇特為熟悉,而視熟悉為奇特 (to make strange familiar, and to make familiar strange)

     

    移動觀察分析凹凸鏡隱喻

    • 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均為種種文化、社會與學科偏見下的表相,就像是以凹凸鏡觀看鏡下的物體,我們所見的只是此鏡面上扭曲的表相。
    • 那麼,在社會研究中一個能得到近似真相的方法是,移動此透鏡,觀察鏡面上的表相變化,發現其變化規則,以此我們能知道此鏡的性質(凹鏡或凸鏡),以及約略知道鏡下之物的形狀。
    • 知道此鏡的性質,也就是認識那些影響我們認知與表述的社會文化,如歷史心性、文類與模式化敘事情節, 以及學術法則。

     

    反思史學與反思性認同

    • 反思史學強調的不只是史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而是對它們具有反思性的理解後的融會運用。
    • 反思性歷史知識並非能完全取代典範歷史知識,而是對後者的補充、解構與再建構。
    • 它不同於解構性歷史知識的是,解構性歷史知識同時也解構典範歷史下人們的認同,反思性歷史知識則希望創造具反思性認同的個人。
    • 為什麼我們相信歷史,即使那歷史讓我們成為原住民、少數民族、新移民、勞工階級、女性,並成為征服者、主體民族、老居民、男性與資產階級之外的社會邊緣人?
 

 

 

 


 

回電子報第36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36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秀鳳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呂宜潔、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