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35期


第37期>> 

 

 


  學術活動

回到最上層

 

 
  • 104.04.30 【103-2研究生講座(五)】曾品滄先生吃飯以外:餐館與近代台灣的社會變遷

      這次的研究生講座是由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的曾品滄老師來演講,演講的內容是關於近代台灣餐館與社會變遷的關係。曾老師在演講開始時提到,台灣的食物史研究者除了他和他的太太之外,可以說是很少人研究,也很冷門。當初在研究的時候曾遇到不少困難,博士班念了八年才畢業,但是他仍然認為飲食史的研究是值得投入的。

      老師舉日本當例子,日本對於本身的飲食史研究是非常豐富的,如壽司、拉麵等等的研究書籍,都可以在圖書館中看到,甚至也有關於其他國家的相關研究,唯獨缺少台灣的部分,其實是很可惜的。好在飲食史在今天又逐漸有人關注,原因一是在新文化史蓬勃發展下,開始研究一般人的生活模式;二是在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的現代,對於飲食的研究也相對注重起來。

      老師指出,台灣餐館雖然出現得晚,但發展卻快又多元, 1889年,全台只有台北有三四間餐館,如聚仙樓、德月樓,到1931年,包括日本料理、酒樓、咖啡館、喫茶居等大小餐廳已有167間,不僅數量大增,在地域上也遍及全台。

      對餐館空間的研究,除了食物之外,也需注意在社會的影響和參與人群,如餐館會造成人際關係的改變。初級團體(血緣宗族)和次級團體(公司協會)對於餐館的利用都有不同,前者在乎儀式性和祝祭性,後者則強調人脈的交流與權力結構。

      由於餐館數量的增長,社會功能也隨時期而有不同。以酒館為例,在日治初期仕紳、商人重新建構社會地位的場所,席間還有藝旦作陪,以大稻埕的東薈芳為台灣人最大餐館;但到了1910、1920年代,知識份子階層興起,出現宴會改革,將會議、演講、音樂會等元素與飲食場所結合,成為新型的公共場所。

      台灣人的餐館一直面對日本人的競爭,對於宴會也有不同解讀。日本人覺得台灣人只是吃和聊天,台灣人卻覺得日本人有歌伎陪伴是風流放蕩,呈現截然不同的宴會概念。而有業主為了在餐館界立足,更不惜花重金從中國引進名廚。

      到了1930年代,台灣餐館界出現了「何謂台灣料理」的困惑。1939年,為了對抗皇民化而生的地方文化復興運動,出現不少有關台灣料理的討論,但似乎仍難有一清晰的論述。1940年代,由於糧食缺乏,開始重新注意鄉土飲食生活,包括樹薯、番薯籤、醃漬品等等,充實了台灣料理的內涵。

      整個演講曾老師的談話幽默風趣,對於台灣各地的料理型態與掌故都十分了解,信手捻來就是一精彩故事,如果對老師的研究主題有興趣,可以再進一步閱讀老師的研究資料,舉例如下:

    〈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臺灣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從花廳到酒樓——清末至日治初期臺灣公共空間的形成與擴展〉,《中國飲食文化》7卷1期(2011年1月)
    〈辦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新史學》21卷4期(2010年12月)
    〈從歌仔冊《最新十二碗菜歌》看台灣早期飲食〉,《臺灣風物》52卷3期(2002年9月)

 

 

 

 


 

回電子報第36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36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秀鳳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呂宜潔、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