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電子報目錄
<<第31期


第33期>> 

 

 


  學術活動

回到最上層

 

 
  • 103.11.27 【103-1研究生講座(八)】Professor Iain Boyd Whyte : German Expressionist architecture

           本演講將聚焦於柏林,以此城市在十九世紀人口的快速成長,以及此現象所造成的巨大貧富差距作為講述前導。接著要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震撼,以及藝術界對於戰爭的回應,深談藝術家們想由城市退隱到鄉下的慾望,或者更精確的說,退隱到精神上隱蔽或私領域的慾望。精神確切性的典範可被回溯到中世紀歐洲和亞洲的先驅。布魯諾
    陶德(Bruno Taut)可被視為在德國表現主義建築的一個領導人物。在此部分,我們將討論他在1914年之前關於花園城市的設計作品,以及展覽會館設計。接著,將探討的是他的戰爭期書寫,尤其是「城市頂冠(Die Stadtkrone)」與「阿爾卑斯山建築(Alpine Architektur)」。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德國1918-19年革命之後,陶德以及他周遭的建築師與設計師,陸續逐漸成為只能從事紙上想像的建築師,在有機與非有機世界裡找尋太古原形的確切性。本演講將以愛利希曼德爾頌(Erich Mendelsohn)在波茲坦的愛因斯坦塔建築做結:一種前衛潮流終結的概略思維。

           柏林人口數從1848年的432000人,直到1910年暴增為3700000人,面對城市人口的激增,在狹小的範圍的城市裏,擁擠人潮導致生活空間的變化。在柏林這個城市,我們可以自其建築物發現,藝術家透過某種方式來凸顯出當代藝術在建築物上的呈現。除了空間狹小以外,居住的環境也供不及需。在空間不足夠的狀態下,人們居住在有限的空間裡,導致傳染病和空氣污染的問題,娼妓的問題也漸漸開始出現。饑餓、食荒、貧窮等問題每況愈下,而當代華麗的建築受到表現主義者的批判。在西班牙流感進入歐洲時期,最大的受害者是婦女和小孩。1913年,柏林成為最危險的城市之一,到處都是流浪者,環境的氛圍呈現黑暗、可怕與恐慌的一面。在世界大戰結束後,經濟不佳,社會階層貧富不均。有些學者認為,當代男性因為不適應生活環境而變得比較殘忍。

  •        講者用
    PPT呈現一幅畫,畫上面寫著「Alles aus Bodem fur Den Bodem…」,意思是「土地將全部回歸土地」。在神經層面,畫家用比較抽象的概念,運用想像空間的表現來呈現。當時的建築物或裝置藝術比較想要呈現出烏托邦的社會主義、文藝復興和超人的概念,但在共產主義和納粹主義的環境下,藝術家無法隨心所欲地表現。也有其他的表現方式例如:歌德式建築和東方式建築。玻璃藝術建築是想像中的一種概念,來自代表政府,想表達的是透明化。
 

 

 

 


 

回電子報第32期主頁面

 

 

●臺師大歷史系電子報 第32期
●發行人:臺師大歷史系主任 陳秀鳳  發行單位:臺師大歷史系圖書室  編輯:楊鎮魁、歐詠芝
●E-mail:ntnuhisepaper@gmail.com  電話:(02)77341507  傳真:(02)23633032
※本報歡迎所有臺師大歷史人的投稿,您可以透過上述聯絡方式與編輯討論您的任何創意發想。